[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卫星通信天线背瓣信号的天线测试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4537.7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8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包少彬;张琰;贾鹏;张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9/10 | 分类号: | G01R2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薛云燕 |
地址: | 21001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卫星通信 天线 信号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卫星通信天线背瓣信号的天线测试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喇叭天线组件、测试终端和UI;喇叭天线组件用于被动接收被测天线背瓣的电磁射频信号,并主动向被测天线发射电磁射频信号;测试终端在测试被测天线发射指标状态时,对经UI设定且由喇叭天线组件收到的被测天线发射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下变频、采样处理和数据格式转换后发送给UI;测试终端在测试被测天线接收指标状态时,向喇叭天线组件发射由UI设定且经过变频和放大的点频射频信号,通过天线控制跟踪设备查看接收状态;UI通过人机交互界面与测试人员的交互,实现测试人员对测试装置的参数设置、性能参数和工作状态查看。本发明操作简便、高效准确、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卫星通信天线背瓣信号的天线测试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卫星通信技术及其应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卫星通信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中越来越多的体现出不可或缺的价值,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行各业之中。但是,虽然从整体工程实施角度来看卫星通信相比传统地面移动通信具有施工难度小、开通周期短、地面条件受限少等优点,但从单站(包括卫星通信地球站和地面移动通信基站)施工和调试方面来说,卫星通信地球站的工程实施难度相对更大,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也相对更高,特别是卫星通信由于空间距离远造成链路衰减极大,到达通信天线的信号极弱,需要卫星通信天线(包括射频收发设备,下同)时刻工作在最佳姿态,对调试设备、仪器仪表和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般来说,卫星通信天线在使用前由专业技术人员使用专业仪器仪表进行调试和入网测试,达到性能要求方可正常使用,正常使用时通过信标跟踪接收机进行信号保持。但随着卫星摄动,以及卫星通信天线工作时间的增加,天线机械部分、射频设备和信标跟踪接收机等相关组件和设备存在性能逐渐下降的现象,造成天线整体性能下降,影响地球站和卫星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
当前,对于出现由于卫星摄动,以及天线性能下降影响正常通信的状况,部分具有检测维修能力的用户通过自备维修器材和技术人员进行处理,对于无法处理的问题会联系卫星通信设备供应商派遣专业技术人员远程或现场进行处理,部分不具备检测维修能力的用户直接联系供应商处理。该两种方式均需要较为繁多和高精密仪器仪表,如高频频谱仪、信号源、功率计等,以及专业技术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且测试准备复杂,周期长,实际操作复杂,人力物力投入大,增加检测维修难度和软硬件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高效准确、成本低的基于卫星通信天线背瓣信号的天线测试装置及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卫星通信天线背瓣信号的天线测试装置,包括喇叭天线组件、测试终端和UI,其中测试终端包括射频组件、检波组件、接口组件和电源模块;
所述喇叭天线组件,用于接收被测天线背瓣电磁射频信号并转换为同轴射频信号发送给射频组件,同时接收射频组件发送的同轴射频信号并转换为电磁射频信号后发送至被测卫星通信天线;
所述射频组件,第一用于接收喇叭天线传输的同轴射频信号,并将该同轴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和下变频;第二将检波组件发送的中频信号进行上变频和放大后发送给喇叭天线组件;第三接收接口组件发送的监控命令调整收发增益并向接口组件反馈当前工作状态;
所述检波模块,用于对射频组件发送的中频信号进行采样处理,并向接口组件发送相关信号的性能参数,同时接收接口组件发送的监控命令向射频组件发送点频信号并反馈给接口组件当前工作状态;
所述接口组件,用于接收UI发送的监控命令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后发送给检波组件和射频组件实现检波组件的点频查询、点频发射和射频组件增益调整,同时接收检波组和射频组件发来的信号性能参数和状态反馈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后发送给UI向测试人员显示;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对测试终端内相关组件提供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45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