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蒸汽射流的大规模高效蓄热系统及其运行控制策略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4369.1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7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种道彤;栾丛超;杨豫森;严俊杰;李卫东;陈伟雄;赵全斌;黄永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F24D3/02;F24D19/10;F28B3/06;F28B11/00;F01K1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蒸汽 射流 大规模 高效 蓄热 系统 及其 运行 控制 策略 | ||
1.基于蒸汽射流的大规模高效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系统包括与火电机组的汽轮机(2)连接的蒸汽抽汽管路(5),蒸汽抽汽管路(5)出口连接多个蒸汽射流系统(6),多个蒸汽射流系统(6)安装在蓄热水罐(7)上,多个温度探测器(11)沿高度方向分散安装在蓄热水罐(7)上,上布水器(13)安装在蓄热水罐内上部,下布水器(33)安装在蓄热水罐内下部,上布水器(13)连接蓄热循环水泵(12)入口,蓄热循环水泵(12)出口连接下布水器(33),上布水器(13)连接供热循环水泵(8)入口,供热循环水泵(8)出口连接热网加热器(9)入口,热网加热器(9)出口连接热网(10)入口,热网(10)出口通过管路与下布水器(33)连接;
所述蓄热水罐(7)、蒸汽射流系统(6)、上布水器(13)、下布水器(33)以及蓄热循环水泵(12)及其连接管路形成蓄热水循环系统;
所述蓄热水罐(7)、上布水器(13)、下布水器(33)、供热循环水泵(8)、热网加热器(9)、热网(10)及其连接管路形成供热水循环系统;
当火电机组参与调峰时,将多余的蒸汽引至蓄热系统进行储热;当热用户有需求时,将蓄热水罐(7)内的热水送至热网(10)供热;
所述蒸汽射流系统(6)包括射流喷孔系统以及流量控制系统;
所述的射流喷孔系统包括与蒸汽抽汽管路(5)出口连接的蓄热抽汽总阀(32),蓄热抽汽总阀(32)出口分为两子路,一路与第三层射流喷孔(29)入口连接,第三层射流喷孔(29)出口浸没在蓄热水罐(7)内的冷水中,另一路与第三层喷孔流量控制阀(30)入口连接,第三层喷孔流量控制阀(30)出口分为两子路,一路与第二层射流喷孔(28)入口连接,第二层射流喷孔(28)出口浸没在蓄热水罐(7)内的冷水中,另一路与第二层喷孔流量控制阀(31)入口连接,第二层喷孔流量控制阀(31)出口与第一层射流喷孔(27)入口连接,第一层射流喷孔(27)出口浸没在蓄热水罐(7)内的冷水中;
所述的流量控制系统包括流量计(18),流量计(18)入口连接蓄热抽汽总阀(32),流量计(18)出口分为两子路,一路连接第一乘法器(19)入口,另一路连接第二乘法器(20)入口,第一乘法器(19)出口信号作为第一PID控制器(21)的给定值,第一流量计(22)入口连接第三层射流喷孔(29),第一流量计(22)出口信号作为第一PID控制器(21)的测量值信号,第一PID控制器(21)出口连接第一执行器(23)入口,第一执行器(23)出口连接第三层喷孔流量控制阀(30),第二乘法器(20)出口信号作为第二PID控制器(25)给定值信号,第二流量计(24)入口连接第二层射流喷孔(28),第二流量计(24)出口信号作为第二PID控制器(25)的测量值信号,第二PID控制器(25)的出口连接第二阀门执行器(26)入口,第二阀门执行器(26)出口连接第二层喷孔流量控制阀(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蒸汽射流的大规模高效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流喷孔系统内有三层射流喷孔,蓄热过程水在蓄热水罐(7)内至下而上流动,因此为合理分配换热量,实现快速换热,根据水罐内垂直方向上水温分布进行流量分配计算,因此每层总流量不等、喷孔数不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43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