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性β-酰氧基羧酸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44041.X | 申请日: | 2021-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3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生;田兵;陈品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C69/67 | 分类号: | C07C69/67;C07C69/73;C07C67/08;C07C69/157;C07C67/04;C07C255/20;C07C253/30;C07F5/02;C07C69/78;C07C67/29;C07D209/48;C07C317/46;C07C315/04;C07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王卫彬;何敏清 |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性 酰氧基 羧酸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羧酸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溶剂中,在钯催化剂、噁唑啉配体和氧化剂的存在下,将含片段II的化合物、含片段III的化合物和一氧化碳进行加成反应,得含片段I-1的化合物和/或含片段I-2的化合物;
其中,所述的片段II为
所述的片段III为
所述的片段I-1为其中,用*标注的碳是指S构型手性碳或R构型手性碳;
所述的片段I-2为其中,用*标注的碳是指S构型手性碳或R构型手性碳;
所述噁唑啉配体为
其中,R5和R6独立地为氢、未取代的C1-C10烷基、未取代的C3-C8环烷基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
R7为氢、未取代的C1-C10烷基、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
当所述的噁唑啉配体为时,中,用*标注的碳是S构型手性碳;
当所述的噁唑啉配体为时,中,用*标注的碳是R构型手性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羧酸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烷烃类溶剂、取代芳烃类溶剂、腈类溶剂、卤代烃类溶剂、醚类溶剂、酮类溶剂、酯类溶剂和酰胺类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所述的含片段II的化合物在所述的溶剂中的浓度为0.01~5.00mol/L;
和/或,所述的钯催化剂为醋酸钯、三氟乙酸钯、季戊酸钯、二氯二乙腈钯、双(苯腈)氯化钯、氯化钯、溴化钯、碘化钯、四乙腈四氟硼酸钯、六氟乙酰丙酮钯、二(乙酰丙酮)钯、四乙腈三氟甲磺酸酸钯、新戊酸钯、(1E,4E)-双(二亚芐基丙酮)钯、双(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和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中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所述的钯催化剂与所述的含片段II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50):100;
和/或,所述的噁唑啉配体与所述的含片段II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75):100;
和/或,所述的钯催化剂与所述的噁唑啉配体的摩尔比为1:(0.5~3);
和/或,所述的氧化剂为苯醌和/或PhI(OAc)2;
和/或,所述的氧化剂与所述的含片段II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5.0):1;
和/或,所述的含片段III的化合物与所述的含片段II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00):1;
和/或,所述的加成反应的温度为-20~30℃;
和/或,所述的加成反应的时间为1~168小时;
和/或,所述的加成反应还包括以下后处理步骤:向反应液中加入溶剂,浓缩,纯化,即可;
和/或,当R5和R6独立地为未取代的C1-C10烷基时,所述的C1-C10烷基为C1-C4烷基;
和/或,当R5和R6独立地为未取代的C3-C8环烷基时,所述的C3-C8环烷基为C3-C6单环环烷基;
和/或,当R5和R6独立地为未取代的C6-C30芳基时,所述的C6-C30芳基为C6-C10芳基;
和/或,当R7为未取代的C6-C30芳基时,所述的C6-C30芳基为C6-C10芳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404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