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能源消耗监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3193.8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9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唐毅;熊世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和数软件有限公司;苏州和数区块链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9/32;G06Q50/06;G06K9/62;G06F21/64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代述波 |
地址: | 200331 上海市普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电力 能源消耗 监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能源消耗监测方法及系统,涉及区块链领域。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能源消耗监测方法包括:对电力能源领域中所产生的新能源进行计量,生成能源消耗监测数据;当获取到能源消耗监测数据时,根据信息提取窗口确定数据处理策略;将关键监测数据添加时间戳并进行hash加密保存在区块链中;其能够结合区块链技术耦合连接在区域电力系统的发电设施,并具有需求侧管理功能,形成分布式能源的新特征,以分散的方式布置在用户附近的能源系统。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能源消耗监测系统,包括:生成模块、数据处理策略模块、关键监测数据模块以及上链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能源消耗监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通信和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区块链技术因其具有去中心化和可追溯的特性,使得数据处理的安全性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而使得区块链已广泛应用于能源互联网远程监控服务领域。相较于传统的能源互联网远程监控服务体系,区块链能源互联网远程监控体系具有更快速、更安全且更可信的服务体系架构,能够为用户和商家提供安全稳定的区块链远程监控环境。
传统的能源互联网远程监控服务体系利用能源计算设备,可以准确的监测企业的例如压力、流量、温度、重量以及生产时间等核心数据,从而为企业执行节能消耗等策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进而降低工业企业的运营成本。
然而,在现有传统的能源互联网远程监控服务体系监测数据方案中,每当接收到一个监测数据,就需要对监测数据进行保存管理;但是在工业生产中,存在很多噪音数据,比如无效的温度数据以及重量数据等,导致工业数据保存时开销的资源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能源消耗监测方法,其能够结合区块链技术耦合连接在区域电力系统的发电设施,并具有需求侧管理功能,形成分布式能源的新特征,以分散的方式布置在用户附近的能源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能源消耗监测系统,其能够运行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能源消耗监测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能源消耗监测方法,其包括对电力能源领域中所产生的新能源进行计量,生成能源消耗监测数据;当获取到能源消耗监测数据时,根据信息提取窗口确定数据处理策略;获取能源消耗监测数据针对数据处理策略获得的保存在容器集群中的数据包的关键监测数据;将关键监测数据添加时间戳并进行hash加密保存在区块链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对电力能源领域中所产生的新能源进行计量,生成能源消耗监测数据包括:将各节点的新能源和区块ID通过无线信号上传服务器,服务器把所有ID标记在电子地图上,依据设定的地域范围或地理距离,自动把合格的节点链接成一个网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形成区域性的私有链,服务器定期发送下行数据到各节点,记录在各节点的账本上,形成能源消耗监测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当获取到能源消耗监测数据时,根据信息提取窗口确定数据处理策略包括:对数据包的关键能源消耗监测数据进行分类提取,得到多个内容分类结果,每一内容分类结果分别包括对应设定内容标签的内容数据包的关键能源消耗监测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针对每个内容分类结果,对每个内容分类结果的实体关键词进行分类提取,得到关键实体信息包的关键实体标签,通过至少一个向量转换进程,并行地对关键实体信息包中的关键实体标签分别进行特征向量转化,得到关键实体信息包的分类实体标签向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将关键监测数据添加时间戳并进行hash加密保存在区块链中包括:获取数据包中多个目标能源消耗监测数据各自对应的数据处理迫切程度和数据采集时间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数软件有限公司;苏州和数区块链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数软件有限公司;苏州和数区块链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31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