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梗患者康复护理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3046.0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15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郁艳梅;钱柯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2/08 | 分类号: | A63B22/08;A63B23/16;A63B23/12;A63B26/00;A63B22/02;A63B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金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9 | 代理人: | 张希睿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患者 康复 护理 训练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心梗患者康复护理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调节槽(19),调节槽(19)的内壁设置有移动座一(10),移动座一(10)呈凹型结构,移动座一(10)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齿条(37),齿条(37)的外壁设置有齿轮(22),移动座一(10)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滑动槽(24),滑动槽(2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块(38),齿轮(2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滑动块(38)的一侧外壁,两个滑动块(38)的另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调节杆B(23),调节杆B(23)的一侧外壁通过连接轴贯穿滑动块(38)后与齿轮(22)的一端相连接,且调节杆B(23)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脚踏板(39);所述底座(1)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带(6),弹性带(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训练球(16),底座(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弹性罩(5),弹性罩(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反弹组件(21);所述底座(1)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组件(2),两个伸缩组件(2)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座椅(3),座椅(3)的顶部外壁设置有靠背(4),靠背(4)的一侧外壁和座椅(3)的顶部外壁通过连接部连接有同一个调节杆A(12);所述底座(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安全检测结构;所述安全检测结构包括滑杆组合件(7)、连接带(9)、固定带(14)和脉搏测量仪(15),所述滑杆组合件(7)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一侧外壁;所述连接带(9)设置于滑杆组合件(7)的外壁;所述固定带(14)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于连接带(9)的底端;所述脉搏测量仪(15)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于固定带(14)的一侧外壁;所述座椅(3)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座(13),两个支撑座(13)的顶部外壁均设置有方形槽(28),两个方形槽(28)的一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拉力器(27),拉力器(27)的一端通过牵引绳连接有挤压条(25),挤压条(2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体(30);两个所述拉力器(27)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承载板(32),承载板(32)的底部外壁设置于两个辅助移动槽(29)的顶部外壁,两个辅助移动槽(29)均设置于支撑座(13 )的顶部外壁,承载板(32)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折叠板(31);所述调节槽(19)的内壁设置有移动座二(11),移动座二(11)的顶部外壁设置有两个长槽,两个长槽的内壁均转动连接有滚动组件,固定组件由多个滚动柱(33)的外壁设置同一个传送带(34)构成,多个滚动柱(33)的内壁为中空结构,多个滚动柱(33)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进料口(35),且传送带(3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阻滑条(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梗患者康复护理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警示器(8)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一侧外壁,报警器(20)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于座椅(3)的一侧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梗患者康复护理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3)的顶部外壁和靠背(4)的一侧外壁均设置有透气垫(26);所述底座(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多节伸缩柱(18),多节伸缩柱(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扶手(17)。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心梗患者康复护理训练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调整座椅(3)的高低及靠背(4)的抵靠角度,将安全检测结构固定于患者身上;
S2:在调节槽(19)内调整移动座一(10)位置,患者坐于座椅(3)上,脚踩两个脚踏板(39)进行模拟骑行+屈伸关节双重训练;
S3:双手或单手不断松握挤压条(25)进行训练手部的张紧力,将肘部置于承载板(32)上,然后握紧挤压条(25)并水平前后拖拽挤压条(25),对上肢作有效拉力训练;
S4:向滚动柱(33)内灌入合适填充物以增重,患者坐于座椅(3)上或站立时手扶扶手(17),双脚踩在传送带(34)表面并向后施力,进行模拟步行训练;
S5:患者正坐或站立时,手握训练球(16),将其向弹性罩(5)方向投掷,作模拟投球训练;
S6:训练时,安全检测结构对患者进行实时检测,降低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未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304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