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2355.6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3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雷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杨冬梅;张行知 |
地址: | 6117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及其 制备 方法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涉及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设有矩阵排列的蓝色发光二极管;光学膜层,设置于背光源上,光学膜层包括增光膜层;以及辅助荧光粒子,设置于增光膜层,用于将发光二极管的蓝光进行转换得到目标光线。通过采用辅助荧光粒子降低背光源在产品表面出射光中蓝光的强度占比,达到优化的网格不均指标,改善了具有频率模式的发光二极管作为背光源时造成的网格不均问题,有利于直接应用于传统产品,尽可能利用且不改变传统工艺,能够直接应用于现有产线,降低了产品升级的难度及成本;有利于提供在一定区域内光学波长的稳定性较好的背光模组;还有利于在简单改进后弥补传统产品不足,提升产品良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面板在采用具有频率模式例如脉冲宽度调制模式(Pulse WidthModulation,PWM)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光源时,例如 采用直下式Mini-LED(迷你发光二极管)作为背光源时,显示画面会出现不同 程度的网格(Grid)状不均匀纹(mura,于显示器领域指显示器亮度不均匀,造 成各种痕迹现象)亦称网格不均,较为严重时人眼能够辨识,将直接影响成品 的画面显示质量,且蓝画面最为明显,蓝色较多的画面亦较为明显;亦即会导 致网格不均,衡量网格状不均匀纹轻重程度的参数为网格不均指标(Grid Mura Index,GMI),其主要是用来判断显示模块在一定区域内光学波长的稳定性。
以采用蓝光Mini-LED作为光源的直下式背光模组(Back Light Unit,BLU) 为例,其通过光学膜层即功能薄膜中的光转换层(Super Conversion Sheet,SCS) 转换为白光。利用强度较高的蓝光,激发光转换层中的发光粒子实现光致发光 进而得到红、绿光,最终配合蓝光混为白光;再通过增光膜(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BEF)层将光转换层出射的大视角发散光聚集在较小的角度 范围内出射,从而增加正视角的亮度。增光膜层包括基质层及棱镜层,且棱镜 层位于基质层上;光线在增光膜层通过重复反射,约50%的入射光会被反射回 去再利用,部分折射光被损耗,其中的正视角折射光的出射角范围约为70°。
但是,网格不均问题造成最终画面的出光强度存在差异,且在工艺及供应 均已成熟的前提下,大规模改变工艺则需要面临成本问题及供应链问题,且供 应链问题会进一步加剧成本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背光源,设有矩阵排列的蓝色发光二极管;
光学膜层,设置于所述背光源上,所述光学膜层包括增光膜层;以及
辅助荧光粒子,设置于所述增光膜层,用于将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蓝光进行 转换得到目标光线。
上述背光模组,通过采用辅助荧光粒子降低背光源在产品表面出射光中蓝 光的强度占比,达到优化的网格不均指标,改善了具有频率模式的发光二极管 作为背光源时造成的网格不均问题,一方面有利于直接应用于传统产品,尽可 能利用且不改变传统工艺,能够直接应用于现有产线,降低了产品升级的难度 及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提供在一定区域内光学波长的稳定性较好的背光模组; 再一方面有利于在简单改进后弥补传统产品不足,提升产品良率。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荧光粒子的用量根据目标比例 设置,所述目标比例根据采用所述辅助荧光粒子之前对于所述背光源及所述光 学膜层的整体测试,所获得的光学波长稳定性指标而确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膜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背光源上的光转换 层;所述光转换层将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蓝光进行转换以得到混色白光;所述增 光膜层设置于所述光转换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23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双时钟架构的超导RSFQ电路布局方法
- 下一篇:页面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