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功能复合基板的一体化集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2219.7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4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段超;王正伟;刘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龚颐雯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功能 复合 一体化 集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功能复合基板的一体化集成方法,属于微系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集成工艺流程长、微波模块体积较大的问题。本发明设计有多功能复合基板,并将多功能复合基板安装在主盒体中,主盒体加装盖板形成完整微波模块,进一步通过对多功能复合基板中的微波电路、地层和模拟及数字电路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了集成度高的微波模块,通过多功能复合基板的层叠集成,以及复合基板与主盒体焊接固定,调试后加盖盖板,完成了微波模块的组装,减少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功能复合基板的一体化集成方法。
背景技术
战场电磁环境的变化和技术发展正持续推动着电子装备向着阵列化、综合一体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这些发展以通用多功能开发架构、微系统化的射频和处理阵列、一体化可重构硬件、智能化自适应性软件化等为基础。这些发展趋势使得电子装备产品的设计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同时微系统装备性能的提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国际上集成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是以MMIC、RFIC、LTCC、板级集成等技术为主体,同步推进硅基等异构/异质集成能力的构建,采用高密度的三维集成技术,面向片上系统(SoC)和系统封装(SiP),将微机电(MEMS)、数字电路、中视频IC、射频和微波电路集成在很小的电路单元内,以实现较为复杂的功能,使集成形态由2D向2.5D、3D演进。随着新一代武器装备电子系统功能集成要求不断提高,体积重量功耗要求不断减小,传统集成形态及研发模式面临能力挑战。未来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呈现出小型化、轻量化、低功耗、智能化、多功能化、无人化、网络化等趋势,系统内部功能单元特征尺寸已经进入微米量级,系统、功能单元、器件之间的层级边界逐渐模糊,采用传统的以电缆和连接器为核心的多级配套的MCM集成方式和研发模式已无法实现产品的高效开发。
本发明的目的是基于应用需求,进行微系统形态核心基础单元的开发,通过对产品集成方式的创新,以及对电路模型和工艺模型的精细化设计,研究功能单元的高效集成架构,提升微系统高密度、可重构、多功能的集成能力。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多功能复合基板的一体化集成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集成工艺流程长、微波模块体积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微波模块,包括:盖板、主盒体和多功能复合基板;
所述主盒体为空腔结构;所述多功能复合基板设置在所述主盒体的内部,且与所述主盒体焊接固定;
所述盖板设置在主盒体的上下两端,用于密封主盒体。
一种基于多功能复合基板的一体化集成方法,对微波模块进行集成,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微波模块整体布局规划;
步骤2:多功能复合基板设计;
步骤3:结构体设计;
步骤4:加工装配流程设计;
所述步骤2包括:
步骤201:对所述多功能复合基板的微波电路和铜芯板的材料进行选择;
步骤202:对多功能复合基板进行叠层规划;
步骤203:多功能复合基板的版图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步骤包括:
步骤301:主盒体设计;
步骤302:盖板设计;
步骤303:其他附件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22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