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2145.7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4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黄艳林;吴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龙栢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17/04;F04D29/42;F04D29/26 |
代理公司: | 成都瑞创华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0 | 代理人: | 邓瑞;辜强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机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机结构,包括贯流风机,贯流风机由叶轮、风道、电机以及蜗舌构成,风道与蜗舌之间形成贯流出风通道,叶轮通过电机带动旋转,叶轮由多个叶轮节构成,一个叶轮节或多个叶轮节的上方设有蜗壳,蜗壳与风道和蜗舌之间形成离心出风通道,本发明在贯流风机的叶轮上方设置蜗壳,使贯流风机的叶轮上形成离心出风通道,在不需要单独设置离心风机的基础上,实现了贯流出风通道和离心出风通道共存,不仅增强了贯流风机的出风压力和出风量,而且减少了制造和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机领域,特别是一种风机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空调室内机风机风道系统大多采用贯流风机系统,其结构及技术特点是:请参阅附图1所示,贯流风机由叶轮1、风道2以及蜗舌3构成,贯流出风通道4由风道2以及蜗舌3构成;工作时,空气在贯流风机的吸入侧沿径向吸入到贯流风机的内部,然后再由叶轮1作用下,沿贯流风机的另一侧径向吹出贯流出风通道4外部,从而形成了气流二次沿径向进出贯流风机风道的工作特点。蜗舌主要作用是隔断贯流风机的出风与进风,由于气流密封效果差,导致了风机风道的工作压力低,仅适用于风道阻力较低的低压力场合工作,比如现有技术的空调挂机和柜机系统使用的贯流风机系统,仅克服换热器的阻力和风道本身结构形式阻力,而不能附带或增加其他阻力结构,而当增加其他阻力结构时,比如空气滤网和进风管道的阻力较大情况时,现有技术方案就必须再增加一套离心风机或涡轮风机系统,专门用于克服新风过滤和管道吸入的高阻力工作需求。从而形成了贯流风机系统和离心风机共存两套的风机系统,这无形当中增加了制造和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风机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所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风机结构,包括贯流风机,所述贯流风机由叶轮、风道、电机以及蜗舌构成,所述风道与蜗舌之间形成贯流出风通道,所述叶轮通过电机带动旋转,叶轮由多个叶轮节构成,一个叶轮节或多个叶轮节的上方设有蜗壳,所述蜗壳与风道和蜗舌之间形成离心出风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叶轮的多个叶轮节中,相邻的两个叶轮节之间设有固定盘,相邻的两个叶轮节之间通过固定盘固定连接,多个叶轮节和多个固定盘串联形成一个具有多个叶轮节的叶轮。
进一步的,所述叶轮的一个叶轮节设置在叶轮的一侧并可与叶轮一起沿电机的转轴同轴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蜗壳设置在叶轮中心的叶轮节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蜗壳间隔设置在多个叶轮节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蜗壳设置在叶轮一侧的叶轮节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蜗壳的宽度与叶轮节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的,上方设置有蜗壳的叶轮节直径与上方未设置有蜗壳的叶轮节直径不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贯流风机的叶轮上方设置蜗壳,使贯流风机的叶轮上形成离心出风通道,在不需要单独设置离心风机的基础上,实现了贯流出风通道和离心出风通道共存,不仅增强了贯流风机的出风压力和出风量,而且减少了制造和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贯流风机的结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风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风机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叶轮与蜗壳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叶轮与蜗壳的另一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叶轮与蜗壳的另一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叶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龙栢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龙栢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2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应急救援装置的升压电路
- 下一篇: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