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丝式汽车外开手柄总成及其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1723.5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2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胡占军;蒋诗侠;郭凯;王志坚;胡福星;冯薇丽;高晓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10 | 分类号: | E05B85/10;E05B79/20 |
代理公司: | 湖北竟弘律师事务所 42230 | 代理人: | 张雯俐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丝 汽车 手柄 总成 及其 装配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拉丝式汽车外开手柄总成及其装配方法,其包括:锁体,其用于锁紧车身和车门;外开手柄,其位于锁体下方;拉丝,其安装在锁体和外开手柄之间,并包括:线管,其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外围绕设有环状隔离空间;钢丝,其穿设线管内的容置空间,当外开手柄打开或闭合时,钢丝始终在容置空间内。由于容置空间和环状隔离空间的设置,钢丝沿着线管的延伸方向移动时,始终位于容置空间内,线管不会被摩擦,产生移动,线管靠近外开手柄的一端不固定也可进行稳定,从而使拉丝在安装时,外开手柄处的卡接点,只需要钢丝连接的一处即可;同时,竖直的钢丝承载能力比拉杆强,解决拉杆变形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门锁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丝式汽车外开手柄总成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车门外开手柄是实现汽车车门开启与关闭的重要零部件,广泛使用的外开手柄结构有上掀式和推拉式,汽车在打开车门时,无论是上掀式还是推拉式,一般需要拉动外开手柄,外开手柄带动连接件打开锁体,从而打开车门,其中连接件的结构形式常分为两种,具体为拉丝和拉杆5。
在一些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采用拉杆5作为连接件时,拉杆5与外开手柄直接卡接,其只有一处卡接点,就可作为连接件使用,但是存在着以下缺陷:
(1)由于拉杆5相对较硬,并且考虑到其使用要求,其不允许有变形,再加上装配时,装配空间较小,因此受制于其不能变形和装配空间,导致拉杆5在装配过程中,难度较大,进度较慢。
(2)拉杆5的刚性和承载力较弱,再加上在使用过程中,拉杆5需要承受拉力,易发生变形,在变形严重的情况下,拉杆5的行程发生变化,导致无法有效打开车门。
在一些相关技术中,如图2所示,采用拉丝作为连接件时,拉丝承载力较强,行程不会发生变化,在装配时其能变形,使装配方便,其中由于拉丝包括钢丝和线管,钢丝穿设在线管内,钢丝用于和外开手柄连接,拉动外开手柄时,钢丝也随之移动,并在线管内部移动;在以上过程中,线管起到屏蔽作用,避免钢丝在拉动过程中摩擦其他部件,以及提供一个通道,限制钢丝的随意移动;线管在起屏蔽作用的同时,随钢丝移动会发生大幅度的移动,因此通常将线管一端的卡接头固定在锁体附近,另一端的卡接头安装在外开手柄附近,最终拉丝位于外开手柄附近需要两处卡接点,但是存在以下缺陷:
(1)如图1所示,由于在装配时,一方面,外开手柄附近的拉丝需要同时进行两处卡接,另一方面,卡接时的操作需要较大的空间,但是外开手柄处的实际的装配空间较小,导致装配难度较大。
(2)拉丝一般配合安装空间进行弯曲设置,导致钢丝和线管始终接触,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的接触摩擦,对线管产生一定的损害;同时,在保证有效行程的同时,拉丝需要设置较长的长度,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拉丝式汽车外开手柄总成及其装配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手柄附近的拉丝需要同时进行两处卡接,延长装配时间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拉丝式汽车外开手柄总成,其包括:
锁体,其用于锁紧车身和车门;
外开手柄,其位于所述锁体下方;
拉丝,其安装在所述锁体和外开手柄之间,并包括:
-线管,其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外围绕设有环状隔离空间;
-钢丝,其穿设所述线管内的容置空间,当所述外开手柄打开或闭合时,所述钢丝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管竖直设置,所述钢丝位于所述线管内的部分竖直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丝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锁体和外开手柄连接;所述线管的顶部用于连接在车门上,靠近所述锁体的位置处,所述线管的竖直向下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17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经编织物成型后防变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受力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