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兼顾交通流和个体的道路运行风险主动防控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1172.2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2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郭应时;胡亚辉;魏文辉;王畅;辛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4;G08G1/052;G08G1/16;H04L67/12;H04L67/52;G06Q10/02;G06Q50/26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轩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兼顾 通流 个体 道路 运行 风险 主动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兼顾交通流和个体的道路运行风险主动防控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云处理中心平台、可变信息板和多个交通流监测设备;每个交通流监测设备设置于公路路侧的龙门架上,每个交通流监测设备包含交通事件检测器、网络摄像机和毫米波雷达。本发明针对双向两车道的公路安全等级的防控问题,从速度诱导和信息提醒的角度对道路的运行风险进行防控,具体采用了视觉获取的方式得到当前交通的变化情况,通过评估抓拍到的交通情况,确定当前道路风险等级,对上游交通流的车辆速度进行控制,避免上游车辆的大量汇入造成事故多发点的交通拥堵,有效规避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兼顾交通流和个体的道路运行风险主动防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道路风险等级的预测、预警方法中对交通流和个体车辆的主动风险防控方法中存在不足,监测设备安装在双向两车道上,发生碰撞交通事故会影响上游车辆的通行,对道路造成一定的拥堵,此时上游的车辆不知道下游事故多发点已发生事故,上游的车辆会按照当前道路的限速进行正常行驶,而现有的主动风险防控方法并未对上游交通流的车辆速度进行控制,造成上游车辆大量汇入下游的事故点,造成事故多发点的交通拥堵,降低了道路运输的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顾交通流和个体的道路运行风险主动防控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针对双向两车道的公路安全等级的防控问题,从速度诱导和信息提醒的角度对道路的运行风险进行防控,具体采用了视觉获取的方式得到当前交通的变化情况,通过评估抓拍到的交通情况,确定当前道路风险等级,对上游交通流的车辆速度进行控制,避免上游车辆的大量汇入造成事故多发点的交通拥堵,有效规避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兼顾交通流和个体的道路运行风险主动防控系统,包括:云处理中心平台、可变信息板和多个交通流监测设备;
每个所述交通流监测设备设置于公路路侧的龙门架上,每个所述交通流监测设备包含交通事件检测器、网络摄像机和毫米波雷达;所述网络摄像机包含边缘计算单元;所述交通事件检测器用于实时检测公路上的异常交通事件时,提取发生异常交通事件的车辆信息,并将其传输给云处理中心平台,其中,车辆信息包含车型、颜色和车牌;所述网络摄像机用于拍摄公路上的每个车辆的车辆信息,并将其传输给边缘计算单元;所述边缘计算单元用于获取车辆信息,并生成对应车辆的ID编码,并将其传输给云处理中心平台;所述毫米波雷达用于检测公路上每个车辆的车速信息,并将其传输给云处理中心平台;
所述云处理中心平台根据车辆信息、ID编码、车速和位置信息,确定公路上的交通流风险等级和个体风险等级以及与其匹配的交通流风险等级对应的防控策略和个体风险等级对应的防控策略,并将相应的防控策略传输给可变信息板;
所述可变信息板设置于公路路侧,用于根据控制策略,显示预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交通流监测设备有三个,三个所述交通流检测设备依次设置在所述事故频率高发点上游100m处的公路路侧的龙门架上、上游400m处的公路路侧的龙门架上和上游1000m处的公路路侧的龙门架上;其中,所述事故频率高发点是根据历史交通数据确定。
进一步的,所述可变信息板有两个,分别为可变信息板S1和可变信息板S2;
所述可变信息板S1设置于所述事故频率高发点上游300m处的公路路侧,用于显示交通流矫正信息;
所述可变信息板S2设置于所述事故频率高发点上游1000m处的公路路侧,用于显示个体风险等级较高的个体车辆信息。
(二)兼顾交通流和个体的道路运行风险主动防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11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