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狭窄道路条件下施工地下空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0188.1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6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牛斌;周伟;郭婷;王琦;曾德光;周婷婷;倪西民;何岳;雷刚;华福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3/02 | 分类号: | E21D13/02;E02D29/045;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振文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狭窄 道路 条件下 施工 地下 空间 方法 | ||
一种狭窄道路条件下施工地下空间的方法,包括步骤1:在地下空间结构的外侧打设围护桩或连续墙;步骤2:在地面下方的围护桩或连续墙两侧施工管棚工作井以及浅基坑;步骤3:在浅基坑内架设预制钢结构挡墙,所述钢结构挡墙的一侧设置卡槽;步骤4:在工作井内打设管棚,并将管棚的一侧置于浅基坑内的预留钢结构挡墙的卡槽内;步骤5:将管棚的另一端置于该另一预制结构挡墙的卡槽内;步骤6:打设钻孔,并在钻孔内预留套管;步骤7:在套管内穿入钢绞线;步骤8:在两侧的预制钢结构挡墙上方架设军便梁;步骤9:依次施工小导洞并在小导洞内沿地下空间结构纵向设置工字钢;步骤10:在管棚的保护下,向下开挖依次施工;由此,本发明有效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不破覆道路,不影响地面交通,也无需进行管线改迁,且施工速度快,造价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空间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不影响交通、不进行管线改迁、不需要设置中立柱的盖挖逆作法为基础的狭窄道路条件下施工地下空间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管廊、地下商业街等地下空间的大力发展,尤其是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加密时,需要在狭窄的道路条件下修建地下工程,不能影响交通,因此不能进行管线改迁和道路破覆,同时施工周期快、节约投资等。为此,本发明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狭窄道路条件下施工地下空间的方法,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狭窄道路条件下施工地下空间的方法,有效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不破覆道路,不影响地面交通,也无需进行管线改迁,且施工速度快,造价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狭窄道路条件下施工地下空间的方法,用于施工地下无柱空间结构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地下空间结构的外侧,从地面向下打设围护桩或连续墙;
步骤2:在地面下方的围护桩或连续墙两侧施工管棚的工作井以及浅基坑,工作井以及浅基坑低于冠梁底标高;
步骤3:在浅基坑内架设预制钢结构挡墙,所述钢结构挡墙的一侧设置卡槽;
步骤4:在工作井内管棚所在位置钻孔安装管棚,管棚沿至浅基坑内的预留钢结构挡墙的卡槽内,并在管棚内填充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
步骤5:管棚施工完成后,在工作井内同样安装另一预制结构挡墙,并将管棚的另一端置于该另一预制结构挡墙的卡槽内,然后回填管棚的工作井;
步骤6:从地面内沿地下空间结构范围内打设钻孔,钻孔避开地下管线,并在钻孔内预留套管;
步骤7:在套管内穿入钢绞线;
步骤8:在两侧的预制钢结构挡墙上方架设军便梁,所述军便梁距离地面预留有离地空隙;
步骤9:依次开挖第一小导洞、第二小导洞和第三小导洞,沿地下空间结构纵向设置工字钢,钢绞线的下部箍住工字钢,钢绞线上部固定在军便梁上;
步骤10:在管棚的保护下,向下开挖土方至地下空间结构的顶板的底标高,施工顶板,并将顶板延伸至冠梁的顶部;
步骤11:继续向下开挖土方至中板底标高时,施工地下一层侧墙及中板;
步骤12:继续向下开挖土方至底板底标高时,施工地下二层侧墙及底板。
其中:还包含步骤13:在地下空间结构施工完成后,在顶板与管棚或管幕之间的空隙内填充低标号混凝土。
其中:还包含步骤14:拆除地面临时支撑系统,根据地下空间需求施工地下空间附属结构,从而完成整体施工。
其中:钢结构挡墙采用工厂预制,施工现场拼装,采用钢桁架结构,且在迎土侧设置钢板挡土,施工完成后回填浅基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01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源管理电路及电子装置
- 下一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