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作灌胶纸板的压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0092.5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5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达;赵一峰;高英祥;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坂崎雕刻模具(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F1/00 | 分类号: | B31F1/00;B31F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毛燕飞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作 胶纸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灌胶纸板的压合机构,包括注胶装置、真空吸气装置、相互压合配合的凸辊和凹辊,所述凸辊内部设有与注胶装置相连的注胶通道,所述凹辊内部设有与真空吸气装置相连的气流通道;所述凸辊的辊压面和所述凹辊的辊压面按相同的阵列分别布置着出胶单元组件和凹槽,所述出胶单元组件与所述注胶通道相通,滚动时,所述出胶单元组件一对一的压入所述凹槽中,同时通过按压将胶体通过所述出胶单元组件压入到所述凹槽中。本发明的压合机构能够快速、有效的制作出环保胶和纸结合的具有立体结构的包装纸板,所制作的包装纸板不仅缓冲性好,且具有可回收性,能够有效的减少快递包装垃圾的体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作灌胶纸板的压合机构。
背景技术
快递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有统计显示,去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包裹,并且仍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快递业务的迅速增长,对应的是近年来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以及消费者的网购便利,但与此同时,巨量快递包裹带来的环保压力,也越来越突显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在中国特大城市中,快递包装垃圾增量已占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也在85%至90%之间。与此对应的一个数据是,2017年,包装快递所用纸板和塑料实际回收率不到10%。导致包装材料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塑料包装袋为不可回收垃圾,但是快递产业中,为了节约成本,大量的使用了塑料袋用作外包装。同时对于纸质包装盒,也不可避免的在内部放置塑料缓冲垫。因此需要减少塑料包装材料的使用,或者提高塑料包装材料的回收率以解决该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快递包装材料中,无法避免塑料的使用,但所制得的塑料材料又无法回收的情况,包装厂家设计一种可回收的环保胶与纸结合的包装纸板,替代塑料袋和气泡袋。为了能够量产化的制作具有该结构的包装纸板,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制作灌胶纸板的压合机构。
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制作灌胶纸板的压合机构,包括注胶装置、真空吸气装置、相互压合配合的凸辊和凹辊,所述凸辊内部设有与注胶装置相连的注胶通道,所述凹辊内部设有与真空吸气装置相连的气流通道;所述凸辊的辊压面和所述凹辊的辊压面按相同的阵列分别布置着出胶单元组件和凹槽,所述出胶单元组件与所述注胶通道相通,滚动时,所述出胶单元组件一对一的压入所述凹槽中,同时通过按压将胶体通过所述出胶单元组件压入到所述凹槽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辊的辊压面设有按阵列布置的安装孔,所述出胶单元组件一对一的固定在所述安装孔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胶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凸辊的中心轴位置的主管道和沿着径向方向设置的分支管道;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分支管道的顶端和所述安装孔之间间隙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直径大于所述分支管道的管径和所述安装孔的孔径,所述出胶单元组件安装在所述容置槽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胶单元组件包括顺次设置的弹簧、灌胶件和半球盖;
所述灌胶件从上至下包括顺次设置的圆柱管、密封环和锥形管,所述圆柱管的直径小于所述密封环的直径,所述密封环的外径等于所述容置槽的内径;
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接触,另一端与所述密封环的上端面相连,在所述弹簧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所述密封环的下端面与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壁接触;
所述半球盖固定在所述凸辊的辊压面的表面,所述半球盖的顶端设有出料孔,所述锥形管的顶端伸出所述出料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环的外径等于所述容置槽的内径,且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径;所述密封环的环面等角度的开设竖向的导流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半球盖的中心轴的位置设有连通所述出料孔的空心柱,所述空心柱的直径等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坂崎雕刻模具(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坂崎雕刻模具(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00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