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路器电路、前端模块及其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9778.2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7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成洛昀;朴珠荣;全贤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B1/04 | 分类号: | H04B1/04;H04B1/16;H04B1/4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英旭;钱海洋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路 电路 前端 模块 及其 操作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分路器电路、前端模块及其操作方法。所述分路器电路包括:信号分路器,被配置为分路和发送在同时执行第一通信方案和第二通信方案的第一接收模式下接收的第一射频(RF)信号;第一旁路电路,被配置为旁路所述信号分路器以发送在执行所述第一通信方案的第二接收模式下接收的第二射频信号;以及第二旁路电路,被配置为旁路所述信号分路器以发送在执行所述第二通信方案的第三接收模式下接收的第三射频信号。
技术领域
以下描述涉及分路器电路、前端模块以及分路器电路和前端模块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中,正在进行具有更宽带宽和高吞吐率的技术开发和标准化以提高通信速度。最近,在接入点(AP)和终端集中的环境中,不仅提高通信速度而且还提供进一步改善的通信性能的技术和标准化正在进行中。例如,正在进行下一代标准WiFi6(802.11ax)的标准化,诸如用于高密度/高效率WLAN的OFDMA和多用户MIMO(MU-MIMO)的技术被应用于下一代标准WiFi6(802.11ax)。在2018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另外分配了6GHz频带(5.925GHz至7.125GHz)作为未许可频带,并且因此,确保1200MHz带宽以允许提供各种WiFi6服务。
同时,5G移动通信服务是商业可用的,并且已经提出了用于平滑地实现5G移动通信服务的许可辅助接入(LTE-LAA)载波聚合(CA)技术。LTE-LAA CA技术是通过组合LTE许可频带和包括WiFi频率的未许可频带来使用较宽频带传输数据的技术,并且可提供为现有LTE技术约10倍的传输速度。
由于这些技术的进步,LTE-LAA和WiFi无线环境共存,因此需要支持在支持LTE-LAA和WiFi的移动装置的发送器和接收器中的共存操作的前端模块(FEM)。也就是说,LTE-LAA的未许可频带和未许可WiFi频带可彼此重叠,并且同时支持LTE-LAA和WiFi未授权频带的移动装置需要可执行共存操作并覆盖6GHz频带的前端模块(FEM)。另外,对于共存操作,前端模块包括分路所接收的信号的分路器(或分频器)。
在该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公开的背景技术的理解,并且因此其可包含不形成已经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提供本发明内容以简化的形式介绍所选择的构思,并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这些构思。本发明内容既不意在明确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意在用作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在一个总体方面,一种分路器电路包括:信号分路器,被配置为分路和发送在同时执行第一通信方案和第二通信方案的第一接收模式下接收的第一射频(RF)信号;第一旁路电路,被配置为旁路所述信号分路器以发送在执行所述第一通信方案的第二接收模式下接收的第二射频信号;以及第二旁路电路,被配置为旁路所述信号分路器以发送在执行所述第二通信方案的第三接收模式下接收的第三射频信号。
所述第一旁路电路可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接收模式下接通。所述第二旁路电路可包括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三接收模式下接通。
所述信号分路器可包括第三开关,所述第三开关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接收模式下接通。
所述第一开关可连接到输入端子,所述第二射频信号和/或所述第三射频信号输入到所述输入端子。所述第一旁路电路还可包括第三开关,所述第三开关连接到所述第一旁路电路的输出端子并且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接收模式下接通。所述第二开关可连接到所述输入端子。所述第二旁路电路还可包括第四开关,所述第四开关连接到所述第二旁路电路的输出端子并且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三接收模式下接通。
所述第一旁路电路还可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三开关之间的阻抗匹配电路。所述第二旁路电路还可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四开关之间的另一阻抗匹配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97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