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番茄红素的提取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9684.5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9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徐小万;罗少波;黎振兴;宫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7/00 | 分类号: | C07C7/00;C07C11/21;C07C7/144 |
代理公司: | 浙江新篇律师事务所 33371 | 代理人: | 张冬尧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番茄 提取 装置 方法 | ||
一种番茄红素的提取装置,包括提取筒、收集箱、进料斗和驱动电机,所述的提取筒的前端设有驱动电机且设置成可以正反转,粉碎挤压杆与驱动电机的轴相连,通过法兰密封;后端设有排渣口,上前端设有进料斗且通过喉接与提取筒入料口连接,提取筒下面设有蓬斗与收集箱连接。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番茄红素提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番茄红素的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番茄红素是植物中所含的一种天然色素,主要存在于茄科植物西红柿的成熟果实中,它是目前在自然界的植物中被发现的最强抗氧化剂之一,科学证明,人体内的单线态氧和氧自由基是侵害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罪魁祸首,番茄红素可以有效的防治因衰老,免疫力下降引起的各种疾病,因此受到世界各国专家的关注。
番外部环境所致,导致番茄红素在提取过程中极不稳定,尤其是在暴露在高温、光照及氧气环境中极易氧化,所以目前的大多数提取装置存在利用率较低,提取纯度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番茄红素的提取装置,得已解决目前背景技术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番茄红素的提取装置,包括提取筒、收集箱、进料斗和驱动电机,所述的提取筒的前端设有驱动电机且设置成可以正反转,粉碎挤压杆与驱动电机的轴相连,通过法兰密封;后端设有排渣口,上前端设有进料斗且通过喉接与提取筒入料口连接,提取筒下面设有蓬斗与收集箱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提取筒与蓬斗相接的下筒面,设有若干的漏孔并无缝铺设200目的筛网。
进一步,所述的粉碎挤压杆分为两段,前段径向交错的设有若干数量的刀片和搅拌耙,后段设有挤压螺牙与粉碎挤压杆呈棘轮配合,刀片与搅拌耙设置成单向摆动,且两者的摆动方向相反,即刀片在切割的时候,搅拌耙不工作,搅拌耙搅拌时刀片不切割且挤压螺牙停止旋转,刀片切割时挤压螺牙同时旋转挤压,刀片与提取筒内壁,微小间隙配合,挤压螺牙、搅拌耙与提取筒内壁紧密相接触。
进一步,所述的喉接边上设有氮气管道,内部中间部位设有翻板,并通过直径方向的一根固定杆固定在喉接上,翻板设置成可复位的向下单向翻;即,自然状态下呈封闭状态。
进一步,所述的蓬斗内中间位置,设有纳米级别的渗透膜。
进一步,收集箱箱体左边设有氮气管道,右边设有取料口,通过外置管道提取后收集转运。
进一步,经由翻板、法兰及番茄残渣对排渣口的堵塞状态下,再由收集箱底部、喉接处通入加压的氮气后,本装置在提取过程中与空气隔绝,可以有效减少番茄红素的氧化。
进一步,果实通过进料斗进入喉接,再进入提取筒前端;高速旋转的刀片将其果实粉碎,果实固态物通过高速旋转的挤压螺牙挤压后经由排渣口排出。
进一步,切割、挤压后的汁液,经由下筒面的漏孔及筛网过滤后,流经蓬斗内的渗透膜再汇集至收集箱内。
最后,本装置除了驱动电机以外,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在安装时与水平面呈5~10夹角;即,提取筒呈前高后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提取筒A-A处的剖切图。
图3为喉接处翻版的示意图。
标记说明:1-提取筒,11-刀片,12-搅拌耙,13-挤压螺牙,14-粉碎挤压杆,15-排渣口,16-法兰,17-渗透膜,18-下筒面,181-漏孔,19-蓬斗;2-收集箱,21-取料口,22-第二氮气管道、34-第一氮气管道,3-进料斗,31-喉接,32-翻板,33-固定杆,4-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96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