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织物状碳包覆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9111.2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8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侯庆喜;罗开盛;吴开丽;刘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485 | 分类号: | H01M4/485;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韩晓梅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状碳包覆 二氧化硅 复合材料 应用 | ||
1.一种织物状碳包覆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⑴将纳米二氧化硅通过超声搅拌20~50min均匀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分散均匀的二氧化硅悬浮液;
⑵将纤维素纳米纤丝加入去离子水中后进行超声搅拌,配制成浓度为0.1~5wt%的凝胶状纤维素纳米纤丝悬浮液,按质量比1:1~30的比例将步骤⑴得到的二氧化硅悬浮液缓慢加入到纤维素纳米纤丝悬浮液中,再进行超声分散20~90min,配制出二氧化硅/纤维素纳米纤丝混合溶液;
⑶将步骤⑵制得的混合溶液于-80~-60℃冷冻4~36h,之后再迅速取出进行冻干处理,得到二氧化硅/纤维素纳米纤丝复合气凝胶;
⑷将步骤⑶中的二氧化硅/纤维素纳米纤丝复合气凝胶置于管式炉进行碳化处理,升温过程为:在空气氛围下升温至200~300℃,保温1~4h,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升温至500~1200℃,保温1~5h,冷却至室温后得到织物状碳包覆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所述步骤⑴中纳米二氧化硅的浓度为0.5~10wt%,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大小为10~300nm;
所述步骤⑵中纤维素纳米纤丝的直径为2~60nm,长度为0.5~60微米,长径比大于100;
所述步骤⑶中迅速取出进行冻干处理具体为:取出置于超低温快速冷冻冰箱中-80~-60℃冷冻4~36h,之后再迅速取出于冷冻干燥箱-70~-50℃下进行冻干处理12~48h;
所述步骤⑷中惰性气体为氩气、氦气其中的一种;
所述步骤⑷中在空气氛围中,以1~5℃/min的速率升温到200~300℃,保温1.5~3.5h,然后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以5~15℃/min的速率升温到600~1200℃,保温2~5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状碳包覆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在电池方面中的应用。
3.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状碳包覆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组装半电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⑴按照织物状碳包覆二氧化硅复合材料:乙炔黑:聚偏氟乙烯=8:1:1的质量比称量并混合,在研钵中研磨10~70min后得到黑色粉末;然后按固液比1:2~10的比例向粉末中滴加N-甲基-1-吡咯烷酮,搅拌均匀将其调制成浆液状态;
⑵将得到的均匀浆料快速涂覆在干燥的铜箔上,再将涂有浆料的铜箔放入真空干燥箱,在30~100℃下真空干燥3~30h;
⑶使用压片机将涂覆并干燥后的铜箔压实,使用冲片机将涂覆有复合材料的铜箔切割成直径10~20mm的电极片,再将电极片于30~150℃下烘干处理0.5~8h备用;
⑷按照负极壳、电极片、电解液、隔膜、电解液、锂片、垫片、弹簧片、正极壳的先后顺序在手套箱中组装半电池,半电池组装成功后用封装机对其进行封装,即得半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物状碳包覆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组装半电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⑷中电解液为六氟磷酸锂的有机溶液混合液,其中,有机溶液混合液中六氟磷酸锂的浓度为1.0M,有机混合液为体积比为1:1:1的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所述步骤⑷中隔膜为聚丙烯微孔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91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