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度盐碱草原的综合生物改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8404.9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28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潘多锋;张瑞博;李道明;王岭;王建永;高超;申忠宝;王建丽;李佶恺;刘凯;刘杰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地址: | 15008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度 盐碱 草原 综合 生物 改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度盐碱草原的综合生物改良方法,依次包括:(1)将作物秸秆肥作为基肥施入地表;(2)整地;(3)播种耐盐碱先锋植物;(4)草地管理。本发明以耐盐碱性极强且具有一定耐涝能力的羊草、无芒雀麦、鹅观草、谷稗和田菁为基础植物材料,以玉米秸秆肥为土壤改良添加材料,通过浅耕翻或轻耙的农艺措施,将耐盐碱且耐涝的植物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播种,构建稳定的、多样性高的混合植被群落,达到植被恢复效果;选用玉米秸秆有机肥,调节土壤pH的同时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并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创造良好的土壤生物环境,促进植物群落的形成与发展;采用表层浅翻或轻耙措施,有效减少盐碱土胶结现象,降低改良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盐碱地的改良方法,尤其涉及重度盐碱草原的综合生物改良方法,属于盐碱草原的改良领域。
背景技术
土壤盐渍化是中国当前存在的六大生态问题之一。松嫩平原是世界上三大盐渍地区之一,盐碱地面积约为288万ha。松嫩草原地势平坦、草质优良,是世界面积最大的羊草产区,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畜牧生产基地。然而,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各种人为、气候、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松嫩草地盐碱化现象日益严重。重度盐碱化的草地面积有55.7万ha,素有“草原癌症”之称的碱斑面积达到10万ha。盐碱化的草原,碱斑累累,近乎寸草不生。这不仅严重阻碍了区域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同时也使该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因此如何遏制土地盐碱化和恢复盐碱化草地是当前重要的生态问题。目前,盐碱地的治理主要釆取的是物理措施、化学措施和生物措施。物理工程措施和化学措施虽然具有一定成绩,但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利用灌水洗盐,洗掉盐分的同时,也会洗掉植物所需的矿质元素;化学措施会对土壤产生二次污染等。生物改良方法被全世界公认为是盐碱地改良的最佳措施,它不仅能改变土壤结构,使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同时会带来一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种库限制是生态恢复的重要限制因素,而原生境中缺乏目标植物种库直接影响着种库限制,必须从外部输入(“碱斑”就属这类)。生态恢复实践中靠人工补充种库十分有限,用来添加的目标植物物种库不足、适应性差是草地恢复的常见问题,最容易引起种库限制性。因此,在恢复实践中尽量使用系统发育多样、遗传多态的种质材料。高多样性组成的种子添加材料(混合植物群落构建)能充分发挥“保险假说”作用,确保在恢复进程中能够及时替补上丢失的物种,降低种库风险、加速生态恢复。当前,混合植物群落构建已成为现代生态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利用混合群落构建技术在中国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极度退化的“黑土滩”治理中已得到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于中国松嫩苏打盐碱化草原而言,缺乏适宜大面积应用的耐盐碱植物品质是其生态恢复的重要制约因素。已有的如羊草、星星草、野大麦多为野生资源,有性繁殖能力和种子发芽能力较低,在极盐碱条件下难以形成稳定的群落。此外,大多数的重度盐碱化区域的地势较低,降水后悔形成时间较长的积水地块,植物难以正常生长。
有关松嫩重度盐碱化草地的生物改良已有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例如,种植沙枣、胡杨、柽柳等乔本植物;星星草、野大麦、羊草等抗盐性较强的牧草;盐地碱蓬、盐角草、中亚滨黎等高抗盐的原生植物等等。然而,由于松嫩重度盐碱草地的土壤条件特殊(表层含盐量高、盐分组成复杂、碱斑地势低洼等),改良难度大,迄今尚未有成熟的适于大面推广的重度盐碱草原改良技术,仍需大力开展相关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度盐碱草原的综合改良方法,尤其是适宜于松嫩重度盐碱化草地的综合生物改良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重度盐碱草原的综合生物改良方法,依次包括:(1)将作物秸秆肥作为基肥施入地表;(2)整地;(3)播种耐盐碱先锋植物;(4)草地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84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