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挖机连杆、连杆组件及挖机连杆润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7615.0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5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民章;李振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奥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7/02 | 分类号: | F16C7/02;F16C7/08;F16C9/04;F16C33/10;F16N1/00;F16N25/00;E02F9/00;E02F3/42 |
代理公司: | 郑州华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4 | 代理人: | 徐小磊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 组件 润滑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挖机连杆、连杆组件及挖机连杆润滑系统。挖机连杆包括:主板体,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铰轴套,铰轴套内具有润滑点位;主板体上设有分配器安装结构,用于使油脂分配器安装在主板体上;板内流道,有多条,包括出油流道,至少部分出油流道的外端口延伸至主板体的边缘或靠近边缘位置处,用于连通至铰轴套润滑点位;各板内流道的内端口处于主板体的同一侧板面上,且相互汇聚在油脂分配器的安装区域处,且在油脂分配器安装在主板体上后,与油脂分配器的对应油口连通。在挖机连杆使用时,通过主板体内部的板内流道通向润滑点位而向润滑点位供油,使得挖机连杆处的结构简单,外形美观,油路不会受损,保证了供油润滑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的润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挖机连杆、连杆组件及挖机连杆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挖机作为常见的工程车辆在基础建设方面使用量非常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挖机主要工作结构的铲斗,其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整个挖机的使用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挖机的铲斗铰接在挖臂的前端,铲斗上还铰接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铰轴与油缸铰接,在油缸伸缩动作时铲斗相对挖臂摆动,实现铲料和倒料动作。由于连杆两端铰接部位所处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在工作过程中受力较大,而且经常需要抖动铲斗以使斗内物料完全倒出的操作,因此往往更需要配置润滑系统对该部位进行润滑保证铲斗灵活顺畅的动作。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653018U以及授权公告号为CN20779416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挖机连杆,都是在连杆的两端铰轴套上设置径向贯通的油嘴套,然后在油嘴套上连接加注接头以向铰轴套内加注润滑油。此类的挖机的润滑系统一般是在连杆的内侧面或外侧面固定安装油脂分配器,油脂分配器的进油口通过软管与油脂泵送系统的供油管路连接,油脂分配器的出油口再通过软管连接加注接头,这些配套的软管往往也通过管卡固定连接在连杆的侧面上。这就就使得整个挖机连杆上附设了大量的油管,为了避免在填挖工作时土壤或砂石等对连杆上的油脂分配器以及软管造成破坏,往往还需要在连杆的对应侧面安装与挖机连杆基本等大的防护板,以将油脂分配器和软管遮挡在内。这样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油脂分配器和油管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连杆位置的结构较为复杂,拆装十分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铲斗的填挖工作;其二,针对不同的机型,连杆的尺寸不一,也就需要针对性的制造不同规格尺寸的防护板,不能实现工业生产的通用性,设计制造十分麻烦,成本较高;其三,为了保证足够的结构强度,防护板一般采用焊接的方式与连杆连接,这样就需要在连杆上专门预留焊接点位,不仅使得连杆加工比较麻烦,而且防护板的焊接也增加了加工难度和工作量;其四,防护板安装在连杆上使得连杆一侧凸出,在使用时很容易被磕碰而损坏或掉落,进而不能保证油脂分配器和软管的防护,可靠性差,对此用户和主机厂意见都很大。
签于以上诸多问题和难点,急需有较好的办法来彻底解决长期以来就存在的挖机连杆部位润滑系统设计、生产和安装工作量大、成本高、通用性差、安装效率低、不可靠和外观差等问题,这也造成主机厂和用户不愿安装连杆部位润滑,目前集中润滑在挖掘机上的装机率不足10%主要就是因为以上原因,严重制约了集中润滑在挖掘机行业的推广应用。
如果这些问题能有效彻底地解决,挖机大都能安装和使用上集中润滑系统,将能大大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司机的劳动强度,也会大量节省润滑脂的用量和减少油脂过多掉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伤害,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挖机连杆,用以解决现有的挖机连杆在配置润滑系统时装配制造不便、可靠性差的问题;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挖机连杆的连杆组件和挖机连杆润滑系统。
本发明的挖机连杆包括:
主板体,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铰轴套,铰轴套内具有铰轴套润滑点位;
主板体上设有分配器安装结构,用于使油脂分配器安装在主板体上;
板内流道,有多条,包括出油流道,至少部分出油流道的外端口延伸至主板体的边缘或靠近边缘位置处,用于连通至铰轴套润滑点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奥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奥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76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