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桩基负摩阻处理体系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7238.0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6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贾远林;李盛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4 | 分类号: | E02D5/24;E02D5/60;E02D7/18;E02D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 负摩阻 处理 体系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桩基负摩阻处理体系,包括预制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桩(1)外侧套设有可降解塑料套管(2),可降解塑料套管(2)位于预制桩(1)的中性点以上,且可降解塑料套管(2)外侧套设有保护套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负摩阻处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降解塑料套管(2)覆盖预制桩(1)的中性点(11)和中性点以上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负摩阻处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降解塑料套管(2)的外表面光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负摩阻处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降解塑料套管(2)的厚度为8~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负摩阻处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套管(3)顶端设置有呈圆环形的定位端(31),定位端(31)的底部紧贴预制桩(1)的顶端,定位端(31)的内径小于预制桩(1)的外径,定位端(31)的外径大于保护套管(3)主体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负摩阻处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桩(1)上设置有固定构件(4),所述的可降解塑料套管(2)底部抵在固定构件(4)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负摩阻处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降解塑料套管(2)由共混型可降解聚氨酯塑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桩基负摩阻处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混型可降解聚氨酯塑料中添加有天然淀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桩基负摩阻处理体系,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所述的天然淀粉的添加量来控制可降解塑料套管(2)的降解时间,使降解时间控制在地基充分固结之后,主体结构荷载全部加载之前。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桩基负摩阻处理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启用打桩机,将套设有可降解塑料套管(2)和保护套管(3)的预制桩(1)在静压力或震动的方式下沉入预先设计的桩基深度,而后再将保护套管(3)拔出,将套设有可降解塑料套管(2)的预制桩(1)留在地基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72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