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医院污水在线处理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6846.X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9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权丽;林雅妃;黄雪怡;侯榃洋;罗琬钧;黄力;邓钧忆;何柏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柳州慧龙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 |
代理公司: | 广东省中源正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48 | 代理人: | 党冲 |
地址: | 545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医院 污水 在线 处理 平台 | ||
本发明属于医疗污水领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医院污水在线处理平台,用于解决现有的医院污水处理平台不具备为污水处理分析出最佳环境区间的功能的问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有污水检测模块、环境分析模块、效率检测模块、维修推荐模块以及数据库,所述污水检测模块用于对污水处理平台处理后的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对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进行排放,对没有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进行循环处理。本发明可以污水处理平台的污水处理环境进行检测分析,在计算得到环境系数之后,通过对各个环境系数区间进行污水检测可以得到污水检测效果最好的环境系数区间,有利于改善污水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污水领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医院污水在线处理平台。
背景技术
医院污水是指医院(综合医院、专业病院及其它类型医院)向自然环境或城市管道排放的污水。其水质随不同的医院性质、规模和其所在地区而异。每张病床每天排放的污水量约为200-1000L,医院污水中所含的主要污染物为:病原体(寄生虫卵、病原菌、病毒等)、有机物、漂浮及悬浮物、放射性污染物等。
医院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需要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处理后才能将污水排出,因此现有的医院污水处理平台通常会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进行检测,有机物含量达标后才能对其进行排放;但是现有的医院污水处理平台不具备为污水处理分析出最佳环境区间的功能,污水在处理过程中,受到一些外界因素影响,如污水本身的温度、污水中的固态杂质含量等都会对污水处理的效率以及效果产生影响,因此没有分析最佳环境系数区间的情况下直接进行污水处理,处理效率与处理效果都不高。
公告号为CN103319056B的发明专利揭示了一种医院污水处理系统,通过配药箱配制好脱氯剂,经管道送入脱氯剂药箱,脱氯剂药箱向脱氯池提供脱氯剂,可通过控制脱氯剂药箱,控制脱氯剂的加入量和加入间隔时间,便于自动化管理,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球阀和电磁阀控制管路的通断。还设置有絮凝剂药箱,该絮凝剂药箱与所述定量池通过管路连通,在絮凝剂药箱与定量池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通过絮凝剂药箱向定量池内加入絮凝剂,便于管理和自动控制,可通过电磁阀控制其管路的通断。还可以根据需要在牙科污水排放口、洗相室污水排放口及化验室污水排放口设收集装置进行废水的预处理,保证废水中重金属离子达标排放,处理出水进入化粪池;在放射科污水排放口增加衰变池,保证废水中放射性指标达标后出水进入化粪池,在感染病科出水口增加预消毒装置,经消毒后的传染病废水进入化粪池;但是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不能够检测污水处理效率、效果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因此无法分析出污水处理效率、效果最好的环境系数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医院污水在线处理平台,用于解决但是现有的医院污水处理平台不具备为污水处理分析出最佳环境区间的功能,污水在处理过程中,受到一些外界因素影响,如污水本身的温度、污水中的固态杂质含量等都会对污水处理的效率以及效果产生影响,因此没有分析最佳环境系数区间的情况下直接进行污水处理,处理效率与处理效果都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供一种可以分析最佳环境系数区间的污水处理平台。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医院污水在线处理平台,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有污水检测模块、环境分析模块、效率检测模块、维修推荐模块以及数据库,所述污水检测模块用于对污水处理平台处理后的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对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进行排放,对没有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进行循环处理,所述污水检测模块的工作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经污水处理平台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至检测区,检测人员对检测区内的污水进行抽样检测,获取到检测污水中的硫元素含量、氯元素含量以及磷元素含量,将获取到的硫元素含量、氯元素含量以及磷元素含量分别标记为SH、CH以及P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柳州慧龙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科技大学;柳州慧龙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68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