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提琴阻尼消音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6770.0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2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蒋笑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G10D1/02 | 分类号: | G10D1/02;G10D3/046;G10D3/14 |
代理公司: | 郑州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8 | 代理人: | 张江森;张燕红 |
地址: | 415000 湖南省常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提琴 阻尼 消音 装置 方法 | ||
1.小提琴阻尼消音装置,包括小提琴系弦板(1)、小提琴琴码(2)、提琴G弦(3)、提琴D弦(4)、提琴A弦(5)以及提琴E弦(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琴G弦(3)、提琴D弦(4)、提琴A弦(5)以及提琴E弦(6)的一端均通过弦轴拧接方式与小提琴系弦板(1)相连接,提琴G弦(3)、提琴D弦(4)、提琴A弦(5)以及提琴E弦(6)的另一端均卡扣在小提琴琴码(2)的顶面上,小提琴琴码(2)的顶面外侧设置有四个阻尼件A(9),四个阻尼件A(9)分别套装在提琴G弦(3)、提琴D弦(4)、提琴A弦(5)以及提琴E弦(6)的顶面上,且四个阻尼件A(14)均通过提琴G弦(3)、提琴D弦(4)、提琴A弦(5)以及提琴E弦(6)卡扣在小提琴琴码(2)的顶面上,所述的小提琴系弦板(1)与小提琴琴码(2)之间的提琴G弦(3)与提琴D弦(4)的顶面上设置有阻尼件B(7),小提琴系弦板(1)与小提琴琴码(2)之间的提琴A弦(5)与提琴E弦(6)的顶面上设置有阻尼件C(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提琴阻尼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件A(9)采用方形的块状结构,阻尼件A(9)的底面开设有十字通口(14),小提琴琴码(2)顶面上开设有琴弦凹口,十字通口(14)的横面通口与该琴弦凹口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十字通口(14)的竖面通口卡扣在小提琴琴码(2)的顶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提琴阻尼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件B(7)采用“Z”字型的块状结构,阻尼件B(7)的上横面与下横面均开设有第一琴弦通口(13),阻尼件B(7)通过第一琴弦通口(13)套装在提琴G弦(3)与提琴D弦(4)的顶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提琴阻尼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件C(8)采用“Z”字型的块状结构,阻尼件C(8)的上横面与下横面均开设有第二琴弦通口(11),阻尼件C(8)通过第二琴弦通口(11)套装在提琴A弦(5)与提琴E弦(6)的顶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提琴阻尼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件B(7)上横面与下横面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消音槽(12),阻尼件C(8)上横面与下横面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二消音槽(10),第一消音槽(12)与第二消音槽(10)均采用弧形凹陷状的结构。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提琴阻尼消音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先将阻尼件B(7)卡扣在小提琴系弦板(1)与小提琴琴码(2)之间的提琴G弦(3)与提琴D弦(4)的顶面上,阻尼件C(8)卡扣在小提琴系弦板(1)与小提琴琴码(2)之间的提琴A弦(5)与提琴E弦(6)的顶面上,再将四个阻尼件A(9)通过十字通口(14)分别卡扣在提琴G弦(3)、提琴D弦(4)、提琴A弦(5)以及提琴E弦(6)与小提琴琴码(2)的交合小提琴琴码(2)顶面上,根据消音的需求,来调节阻尼件B(7)在在提琴G弦(3)和提琴D弦(4)上的距离与阻尼件C(8)在提琴A弦(5)和提琴E弦(6)上的距离,通过阻尼件B(7)与阻尼件C(8)上设置的第一消音槽(12)与第二消音槽(10),使其获取的消音效果会更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文理学院,未经湖南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67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皮秒电脉冲的磁动力学测试系统
- 下一篇:用于网络隔离装置的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