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菜共生换热节能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6312.7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3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洋;张善宏;郭宇;李帅;李道亮;杨文华;张志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3/06;A01G9/02;A01G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周琦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生 节能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鱼菜共生换热节能系统,包括鱼缸和种植槽,所述鱼缸和所述种植槽之间形成水循环,所述鱼缸和所述种植槽的水循环路径上设置有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对所述鱼缸和所述种植槽的水温进行热交换,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通过调控所述换热装置进出水的流量来控制所述换热装置出水的温度。本发明通过在鱼缸和种植槽之间的循环水路上设置换热装置,可以对鱼菜共生系统的余热进行回收并进行再加热,使余热进行循环利用,提高鱼菜共生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流量来调节换热装置工作效率,不仅能够充分满足鱼和菜对生长环境温度需求,而且还能根据不同种类的水温需求进行环境温度的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循环水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菜共生换热节能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养殖模式,包括养殖系统以及种植系统,养殖系统具有养殖水槽,水质转换槽体以及用于过滤鱼虾排泄物的物理及生物过滤槽体,种植系统具有种植槽,过滤槽等。将水产养殖以及蔬菜生产通过生态设计结合在一起,通过物理及微生物分解养殖水槽排泄物中的有机物为蔬菜提供营养物质,节约植物养液使用量,种植系统又对养殖用水起到净化作用,并提供鱼虾所需的饵料,节省饵料使用量,增加产业效益;藻类可作为植物养液以及鱼虾的养料,节省养液使用量以及鱼虾饵料的使用量,且可净化水质,达到生态平衡、节省水资源的效果。
目前,在养殖领域,虽然工厂化温室鱼菜共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鱼菜共生技术的能源设计利用方面还不够完善,缺乏对鱼菜共生技术中水体热量回收利用的环节,造成了鱼菜共生系统中循环水体的热量浪费严重、能耗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鱼菜共生换热节能系统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对鱼菜共生技术中水体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的缺陷,实现水体热量循环利用,提高鱼菜共生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鱼菜共生换热节能系统,包括鱼缸和种植槽,所述鱼缸和所述种植槽之间形成水循环,所述鱼缸和所述种植槽的水循环路径上设置有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对所述鱼缸和所述种植槽的水温进行热交换,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通过调控所述换热装置进出水的流量来控制所述换热装置出水的温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鱼菜共生换热节能系统,所述鱼缸具有鱼缸进水口和鱼缸出水口;
所述种植槽具有种植槽进水口和种植槽出水口;
所述换热装置具有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第一出水口以及第二出水口,其中,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鱼缸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种植槽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鱼缸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种植槽进水口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以及所述第二出水口上的比例阀,所述控制装置通过调控所述比例阀的开度来控制所述换热装置进出水的流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鱼菜共生换热节能系统,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温度检测单元和控制器,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以及所述第二出水口位置处,用于检测对应位置处的水温,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以及所述比例阀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的信息调控所述比例阀的开度,控制所述换热装置出水温度达到预设值。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鱼菜共生换热节能系统,所述温度检测单元还包括分别检测所述鱼缸、所述种植槽以及空气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鱼菜共生换热节能系统,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以及所述第二出水口位置处对应设置有流量监测单元,所述流量监测单元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鱼菜共生换热节能系统,所述鱼缸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的连接路径上,以及所述植槽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口的连接路径上均设置有过滤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63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