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政务大数据服务管理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6282.X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5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骥捷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 | 分类号: | G06F16/245;G06F16/215;G06F16/2458;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殷娟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政务 数据 服务 管理 平台 | ||
本发明涉及服务管理平台,具体涉及一种政务大数据服务管理平台,不仅能够对来自各政务部门的政务数据进行有效地关联管理,提高政务数据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具备完善的政务服务办理查询机制,能够有效防止他人冒名顶替办理或查询政务服务的情况出现,保证政务服务从办理到查询都只能由用户本人操作完成,充分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能对来自各政务部门的政务数据进行较好地分类、缺乏完善的政务服务办理查询机制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管理平台,具体涉及一种政务大数据服务管理平台。
背景技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数字经济开始出现,对世界各地的商业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政府管理模式、政府服务和公民参与方式也受到了影响,世界各国纷纷将互联网通信应用于政务部门,解决了政府机构臃肿、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并取得了显著效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逐渐成为政府管理的主要模式。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及挖掘,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管理体系,能够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政务服务,有效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并且还能够能够为政府进行进行宏观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根据政务部门的业务特点,电子政务平台的开发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注重系统设计的整体性和开放性,选用成熟技术框架、适度采用先进技术,保持技术连续性、稳定性、可靠性,建立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保证平台、门户、应用开发的开放性,满足开放式标准;易于维护、易于扩展、使用可靠。
然而,现有的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不能对来自各政务部门的政务数据进行较好地分类,导致政务数据的使用价值较低,并且由于缺乏完善的政务服务办理查询机制,使得政务服务容易出现冒名顶替办理的情况,不仅会导致用户的隐私数据泄露,同时还可能会给用户带来重大损失。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政务大数据服务管理平台,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能对来自各政务部门的政务数据进行较好地分类、缺乏完善的政务服务办理查询机制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政务大数据服务管理平台,包括IAAS层、PAAS层、DAAS层、SAAS层四层平台架构;
所述DAAS层中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政务数据;
数据清洗模块,用于对采集政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处理后的政务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
数据修复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分析模块的关联性分析结果对政务数据进行逻辑性分析并修复数据;
数据关联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分析模块的关联性分析结果对修复后的政务数据进行关联管理;
数据挖掘模块,用于对关联管理的政务数据进行数据价值挖掘;
所述SAAS层包括:
查询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办理政务服务请求,以及政务服务进度查询请求;
第一数据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一查询码、验证码;
第一数据对比模块,用于根据验证码生成第一对比码,并将用户输入结果与第一对比码进行对比;
办事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数据对比模块的对比结果生成办事号;
第二数据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二查询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骥捷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骥捷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62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