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微动钮子开关及其装配、拆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6149.4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1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杨代发;蒋天诗;李泓东;杨镒;龙元玉;杨波;杨再恒;胡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振华华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23/04 | 分类号: | H01H23/04;H01H23/12;H01H11/0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张祥军 |
地址: | 556000 贵州省黔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微动 钮子 开关 及其 装配 拆卸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微动钮子开关及其装配、拆卸方法,属于钮子开关技术领域。该开关包括外壳组件、拨动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拨动机构位于外壳组件的内侧,并通过轴销A与外壳组件活动连接,所述动力机构部分伸入外壳组件内,并与外壳组件滑动连接,动力机构位于拨动机构的下侧,所述动力机构通过若干固定片与外壳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拨动机构可以拨动动力机构进行电路切换,所述外壳组件上套装有橡皮外罩,动力机构位于外壳组件和橡皮外罩所围成的空间内。依次拆除橡皮外罩和固定片后,相对外壳组件向下拉即可取出两微动单元,使两微动单元与盖板分离开,即可对基座内的元件进行维修或更换,实现无损伤拆卸,拆卸效率高,开关维修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微动钮子开关及其装配、拆卸方法,属于钮子开关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钮子开关是一种手动控制开关,依靠人工扳动钮柄来实现开关的电路转换,具有体积小、操作简单方便、可靠性高、手感良好等到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电子等领域,在电子设备、仪器仪表中起到电路接通、断开的作用。传统钮子开关的设计思路为在塑料基座内部铆接导电件,通过杠杆原理促使动触片与导电件接触实现电路接通。为了保证钮子开关的绝缘电阻、介质耐电压等电性能指标,一般采用铆接工艺装配钮子开关。然而,钮子开关采用铆接工艺装配,虽然性能指标达到用户需求,但也导致钮子开关装配不可逆。当钮子开关出现故障时,须对开关进行拆解,由于装配采用铆接工艺,拆卸过程中开关的塑料件会出现变形,及金属件镀层脱落等现象,导致零件无法二次使用,拆卸后的钮子开关,若需重新装配则要借助专用的铆接夹具,导致钮子开关维修成本高,返修时间长。
公开号为CN203277187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分体式钮子开关,钮子开关采取分体式的结构,将钮子开关的壳体分成上盖和底座两个部分,上盖还进一步设置有延伸到底座上端的凸角,上盖与凸角一体成型,上盖与底座间隙配合,方便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时可以通过上盖与底座的间隙打开钮子开关的外壳。
但是,该分体式钮子开关存在以下不足:首先,由于上盖与底座间隙配合,开关整体稳定性差,底座容易从上盖上脱落,导致钮子开关电性能指标下降;其次,维修时利用上盖与底座之间的间隙打开钮子开关,由于间隙较小,需要借助刀片或螺丝刀等工具,容易损伤上盖或底座;最后,拆除壳体之后,还要进一步拆卸本体,才能对本体内的零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拆卸耗时长,维修效率仍然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微动钮子开关及其装配、拆卸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组合微动钮子开关,包括外壳组件、拨动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拨动机构位于外壳组件的内侧,并通过轴销A与外壳组件活动连接,所述动力机构部分伸入外壳组件内,并与外壳组件滑动连接,动力机构位于拨动机构的下侧,所述动力机构通过若干固定片与外壳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拨动机构可以拨动动力机构进行电路切换,所述外壳组件上套装有橡皮外罩,动力机构位于外壳组件和橡皮外罩所围成的空间内。
所述外壳组件包括轴套和金属外壳,轴套上在与轴销A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安装孔,金属外壳与轴套焊接连接,金属外壳呈长方体状,金属外壳上远离轴套的一侧开口,金属外壳上在与固定片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卡孔,固定片为L形簧片。
所述拨动机构包括手柄和定位片,手柄的中部通过轴销A与外壳组件转动连接,手柄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柄帽,另一端设有滚轮轴,并同轴设有盲孔A,手柄上在与盲孔A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槽口A,槽口A的宽度小于盲孔A的直径,定位片位于槽口A的内侧,并与槽口A间隙配合,定位片的一侧通过滑头和压簧A与盲孔A的底部连接,另一侧抵靠在滚轮轴上。
所述定位片上与滑头接触的一侧设有槽口B,槽口B内设有一个、两个或者三个定位槽,定位片上与滚轮轴接触的面为弧形面,该弧形面的两端向下延伸设有L形限位脚。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两微动单元,两微动单元之间通过盖板进行连接和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振华华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振华华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61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