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鼠开口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35933.3 | 申请日: | 2021-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1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 发明(设计)人: | 高碧云;何涛;班桂飞;吴基华;梁爽;梁韬;粟小平;韦钧元;朱瑞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D15/00 | 分类号: | A61D15/00;A61D3/00 |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卢颖 | 
| 地址: | 530021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鼠 开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鼠开口器,包括底座、正向开口器、侧向开口器和大鼠固定板;所述的底座为长方形槽体,底座的顶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开口器底座,上下两侧也对称设置有开口器底座;所述的正向开口器和侧向开口器安装于底座上下两侧的开口器底座上,其中正向开口器和侧向开口器的一端穿过贯通孔Ⅰ,另一端通过转轴Ⅰ安装于贯通孔Ⅱ内;所述的大鼠固定板倾斜设置在底座的中部,顶面设置有胸部固定带和腿部固定带,底面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一端连接大鼠固定板,另一端连接底座。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大鼠开口器,一方面能实现大鼠的前、后牙和上、下颌四个方向同时撑开,每个方向的撑开距离都能单独调节,另一方面能实现大鼠位置和开口装置的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医学实验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鼠开口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大鼠口腔内和颌面部区域的实验时,需要对动物口腔实施开口和定位,传统的开口方法为采用简易的蝇索或自制钢丝环等撑开张、固定大鼠的前、后牙或上、下颌。然而,传统的开口方法所使用的设备过于简单,会给实验工作者带来诸多不便。一方面,大鼠口腔空间相对小,操作视野和操作空间有限,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大鼠头部左右移动,开口区域时大时小,降低了操作的精确度。另一方面,开口装置和大鼠没有合适的位置固定,需要实验工作者手动固定,提高了实验操作的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使用的大鼠开口器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鼠开口器,一方面能实现大鼠的前、后牙和上、下颌四个方向同时撑开,每个方向的撑开距离都能单独调节,另一方面能实现大鼠位置和开口装置的定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鼠开口器,包括底座、正向开口器、侧向开口器和大鼠固定板;
所述的底座为长方形槽体,底座的顶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开口器底座,上下两侧也对称设置有开口器底座;所述的开口器底座为长方体,竖直设置于底座的顶面,上端设置有长方形的贯通孔Ⅰ,中部设置有一个U型槽,U型槽的侧面设置有圆形的贯通孔Ⅱ,贯通孔Ⅱ贯通U型槽的两个侧面;
所述的正向开口器包括齿条Ⅰ和齿轮Ⅰ,齿轮Ⅰ设置于齿条Ⅰ的下方且与齿条Ⅰ啮合,齿轮Ⅰ的中部设置有转轴Ⅰ,转轴Ⅰ的端面设置有旋钮Ⅰ,齿条Ⅰ的一端设置有长方形的贯通孔Ⅲ,贯通孔Ⅲ的侧面设置有圆形的贯通孔Ⅳ,贯通孔Ⅳ贯穿贯通孔Ⅲ的两个侧面;所述的贯通孔Ⅲ的一端竖直设置有齿条Ⅱ,中部设置有齿轮Ⅱ;所述的齿条Ⅱ与齿轮Ⅱ啮合,背面与贯通孔Ⅲ的内壁相互接触,下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的齿轮Ⅱ的中部设置有转轴Ⅱ,转轴Ⅱ的端面设置有旋钮Ⅱ;所述的正向开口器安装于底座上下两侧的开口器底座上,其中齿条Ⅰ的一端穿过贯通孔Ⅰ,齿轮Ⅰ通过转轴Ⅰ穿过贯通孔Ⅱ安装于U型槽内;
所述的侧向开口器包括齿条Ⅰ和齿轮Ⅰ,齿轮Ⅰ设置于齿条Ⅰ的下方且与齿条Ⅰ啮合,齿轮Ⅰ的中部设置有转轴Ⅰ,转轴Ⅰ的端面设置有旋钮Ⅰ,齿条Ⅰ的一端设置有长方形的贯通孔Ⅲ,贯通孔Ⅲ的侧面设置有圆形的贯通孔Ⅳ,贯通孔Ⅳ贯穿贯通孔Ⅲ的两个侧面;所述的贯通孔Ⅲ的一端竖直设置有齿条Ⅱ,中部设置有齿轮Ⅱ;所述的齿条Ⅱ与齿轮Ⅱ啮合,背面与贯通孔Ⅲ的内壁相互接触,下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的齿轮Ⅱ的中部设置有转轴Ⅱ,转轴Ⅱ的端面设置有旋钮Ⅱ;所述的侧向开口器安装于底座左右两侧的开口器底座上,其中齿条Ⅰ的一端穿过贯通孔Ⅰ,齿轮Ⅰ通过转轴Ⅰ穿过贯通孔Ⅱ安装于U型槽内;
所述的大鼠固定板倾斜设置在底座的中部,顶面设置有胸部固定带和腿部固定带,底面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一端连接大鼠固定板,另一端连接底座。
所述的正向开口器用于撑在大鼠的前、后牙;一方面,通过旋钮Ⅰ可以控制固定杆在水平方向平动,进而控制大鼠前、后牙撑开的距离,另一方面,通过旋钮Ⅱ可以控制固定杆在竖直方向平动,方便调整固定杆在大鼠口腔的位置;所述的侧向开口器用于撑在大鼠的两侧面颊;一方面,通过旋钮Ⅰ可以控制固定板在水平方向平动,进而控制大鼠两侧面颊撑开的距离,另一方面,通过旋钮Ⅱ可以控制固定板在竖直方向平动,方便调整固定板进入大鼠口腔的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医科大学,未经广西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59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