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效预防牙垢和除去牙间斑的牙膏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3110.7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6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曾赛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西马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K8/73;A61K8/34;A61K8/29;A61K8/24;A61Q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刘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松元***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预防 牙垢 除去 牙间斑 牙膏 | ||
一种有效预防牙垢和除去牙间斑的牙膏,涉及牙膏领域,各组成成分配比包括:3‑5%的聚乙二醇4、15‑25%的甘油、40‑45%的磷酸氢钙、0.8‑1.2%的碱金属缩聚磷酸盐、1‑2%的黄原胶、2‑4%的月桂酰肌氨酸钠、0.1‑0.5%的薄荷醇、0.2‑0.5%的苯甲酸钠、0.3‑0.5%焦磷酸钠、3‑5%的薄荷丸、0.5‑10%的二氧化钛颗粒和余量的去离子水。本发明中的碱金属缩聚磷酸盐为网状分子结构,具有防止水解、预防和去除牙垢的作用;二氧化钛颗粒增加了牙膏除去牙间斑的作用,可以使牙齿牢固;甘油与空气接触时,防止牙膏干燥和固化,在牙膏表面形成光泽并产生增甜作用;黄原胶可以防止固体组分和液体组分分离;薄荷丸可以增强刷牙时清凉感和微微研磨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效预防牙垢和除去牙间斑的牙膏。
背景技术
牙垢是在牙齿周围形成的硬而刚性的物质。当未除去的牙垢、食物残渣与唾液中包含的诸如钙离子、镁离子等这样的金属离子反应并沉积和结晶时,牙斑开始形成。这类牙垢、牙斑难以通过通常的刷牙而除去。如果它不被除去,那么它会生长成牙颈并产生各种牙周炎。一般使用高度磨光、添加抗菌药的牙膏来解决上述问题,但高度磨光的牙膏会因磨损牙齿而导致牙齿牙龈磨损,而抗菌药的应用存在细菌耐药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有效预防牙垢和除去牙间斑的牙膏。本发明中的碱金属缩聚磷酸盐为网状分子结构,具有防止水解、预防和去除牙垢的作用;二氧化钛颗粒增加了牙膏除去牙间斑的作用,可以使牙齿牢固;甘油与空气接触时,防止牙膏干燥和固化,在牙膏表面形成光泽并产生增甜作用;黄原胶可以防止固体组分和液体组分分离;薄荷丸可以增强刷牙时清凉感和微微研磨感。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预防牙垢和除去牙间斑的牙膏,各组成成分配比包括:3-5%的聚乙二醇4、15-25%的甘油、40-45%的磷酸氢钙、0.8-1.2%的碱金属缩聚磷酸盐、1-2%的黄原胶、2-4%的月桂酰肌氨酸钠、0.1-0.5%的薄荷醇、0.2-0.5%的苯甲酸钠、0.3-0.5%焦磷酸钠、3-5%的薄荷丸、0.5-10%的二氧化钛颗粒和余量的去离子水。
优选的,各组成成分配比包括:3%的聚乙二醇、15%的甘油、40%的磷酸氢钙、0.8%的碱金属缩聚磷酸盐、1%的黄原胶、2%的月桂酰肌氨酸钠、0.1%的薄荷醇、0.2%的苯甲酸钠、0.3%焦磷酸钠、3%的薄荷丸、0.5%的二氧化钛颗粒和余量的去离子水。
优选的,各组成成分配比包括,5%的聚乙二醇、25%的甘油、45%的磷酸氢钙、1.2%的碱金属缩聚磷酸盐、2%的黄原胶、4%的月桂酰肌氨酸钠、0.5%的薄荷醇、0.5%的苯甲酸钠、0.5%焦磷酸钠、5%的薄荷丸、10%的二氧化钛颗粒和余量的去离子水。
优选的,各组成成分配比包括:4%的聚乙二醇、20%的甘油、42%的磷酸氢钙、1%的碱金属缩聚磷酸盐、1.5%的黄原胶、3%的月桂酰肌氨酸钠、0.2%的薄荷醇、0.3%的苯甲酸钠、0.4%焦磷酸钠、4%的薄荷丸、5%的二氧化钛颗粒和余量的去离子水。
优选的,荷丸过18-25目筛。
优选的,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400。
优选的,碱金属缩聚磷酸盐为超偏磷酸钠或酸性多磷酸钠。
优选的,二氧化钛颗粒的大小为120-700um,强度为140-600g/cm%。
优选的,制备步骤如下:
S1、称量各组成原料;
S2、先用少量水把苯甲酸钠、焦磷酸钠、月桂酰肌氨酸钠溶解,然后依次加入甘油、磷酸氢钙、黄原胶和碱金属缩聚磷酸盐,制成混合液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西马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西马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31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