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液体薄层超声效应的无接触传输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32732.8 | 申请日: | 2021-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3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闫娜;耿德路;魏炳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5G54/02 | 分类号: | B65G54/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梁田;聂稻波 |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液体 薄层 超声 效应 接触 传输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液体薄层超声效应的无接触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发生器(1)和与其连接的功率放大器(2),功率放大器(2)一端连接有用于显示和监测输出电信号波形特征的示波器(3),另一端与超声换能器(4)连接;变幅杆(5)一端与超声换能器(4)紧密连接,另一端紧密连接有发射端(6),所述发射端(6)的端面上涂有液体介质薄层(7);
电信号由信号发生器(1)发出,经由功率放大器(2)放大后输入至超声换能器(4),超声换能器(4)将电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并通过变幅杆(5)放大后在发射端(6)发出超声波,在液体介质薄层(7)的辅助下吸附起待吸附物体(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体薄层超声效应的无接触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6)的端面为平面,其尺寸为5~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体薄层超声效应的无接触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介质薄层的厚度为10μm~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体薄层超声效应的无接触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射端(6)的端面周侧设置有液体雾化器或湿度仪,以降低和监测液体介质的蒸发速率。
5.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基于液体薄层超声效应的无接触传输装置传输吸附物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发射端(6)的端面上加载液体介质薄层(7);
S2、打开信号发生器(1)的开关,输出电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2)放大后输入至超声换能器(4),超声换能器(4)将功率放大器(2)放大后输入的电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并通过变幅杆(5)放大后在发射端(6)发出超声波;
S3、在液体介质薄层(7)的辅助下吸附起待吸附物体(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输吸附物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示波器(3)显示和监测输出电信号的波形特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输吸附物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介质薄层为有机溶液或无机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输吸附物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介质薄层为水、酒精、硅油和细胞培养液体。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输吸附物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介质薄层的表面张力为1~1000mN/m;黏度为0.1~1000mPa·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273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