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滑坡探井内深部岩体变形的监测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2581.6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8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芳;杨忠民;袁坤;李健;宋国壮;孙利;何佳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9/12 | 分类号: | G01C9/12;G01B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孙晓凤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滑坡 探井 内深部岩体 变形 监测 系统 数据处理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滑坡探井内深部岩体变形的监测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倒垂装置、多个垂线坐标测量仪和多个安装支架,倒垂装置的锚块锚固在所述探井底部的基岩中,倒垂装置的浮筒固定设置在探井井口,倒垂装置的垂线下端与锚块固定连接,上端与连接杆下部固定连接,连接杆上部穿过浮筒与浮子固定连接,垂线垂直穿过垂线坐标测量仪的监测孔;安装支架固定在探井侧壁岩体上,垂线坐标测量仪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支架上方;探井井口位置设有一个垂线坐标测量仪,探井内部的预测滑带上方和下方各设有一个所述垂线坐标测量仪。本公开提供的监测系统能够对滑坡探井内深部岩体滑带或多条滑带进行实时监测,为后期灾害预防和处治提供基础数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滑坡灾害变形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滑坡探井内深部岩体变形的监测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约70%的国土面积为山地地形,在穿越山区的铁路交通建设中,需要建设大量的隧道。通常情况下,在选线时会避开存在滑坡可能的山区,需要对山区地质情况进行测量。完成隧道开采后,由于隧道所处的岩土体水文地质环境在不断变化,岩体结构在长期地应力、地下水作用下因流变而使得自身强度降低,沿节理裂隙面形成蠕动性滑坡,或是人类工程活动引起坡体内应力场发生重大调整,导致坡体出现变形开裂并在薄弱部位形成滑动面从而酿成滑坡。
由此可见,对滑坡及其引起的地质灾害变形进行早期识别和实时监测,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掌握滑坡-隧道的地质灾害孕育演化规律,为后期灾害预防和处治提供基础数据,对地质灾害机理及防控技术的研究意义重大,同时还可为交通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
目前还没有一套简单有效的对于导致隧道变形的滑坡灾害进行实时监测的岩体变形监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滑坡探井内深部岩体变形的监测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
基于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滑坡探井内深部岩体变形的监测系统,包括:倒垂装置、多个垂线坐标测量仪和多个安装支架,所述倒垂装置包括垂线、锚块、浮筒和连接杆,
其中,所述倒垂装置的锚块锚固在所述探井底部的基岩中,所述倒垂装置的浮筒固定设置在所述探井井口,所述倒垂装置的垂线下端与所述锚块固定连接,上端与连接杆下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上部穿过所述浮筒与浮子固定连接,所述垂线垂直穿过所述垂线坐标测量仪的监测孔;
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探井侧壁岩体上,所述垂线坐标测量仪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方;
所述探井井口位置设有一个所述垂线坐标测量仪,所述探井内部的预测滑带上方和下方个各设有一个所述垂线坐标测量仪。
进一步的,所述锚块上方套设有紧固螺帽。
进一步的,所述垂线位于所述监测孔中心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垂线坐标测量仪与所述安装支架通过螺栓、螺帽和垫片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安装孔为双向长条孔。
进一步的,所述监测孔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上遮光罩和下遮光罩,所述垂线垂直穿过所述上遮光罩和所述下遮光罩。
进一步的,在所述垂线坐标测量仪对应垂线进线通道的外表面设有连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为三角形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数据采集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与所述垂线坐标测量仪连接,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连接,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用于采集通过所述垂线坐标测量仪监测得到的数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用于处理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得到的数据。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对所述用于滑坡探井内深部岩体变形的监测系统的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25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奥氏体晶粒度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选矿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