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页岩锤磨钻屑粉尘的静电旋风复合分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32121.3 | 申请日: | 2021-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7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强;李万松;钟绍鹏;叶闯;罗思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4C5/08 | 分类号: | B04C5/08;B04C5/04;B04C5/081;B04C5/14;B04C5/103;B04C5/22;B04C9/00;E21B21/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页岩 锤磨钻屑 粉尘 静电 旋风 复合 分离 装置 | ||
1.一种针对页岩锤磨钻屑粉尘的静电旋风复合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出气管(1)、进气管(2)、圆柱段(3)、锥体段(4);所述出气管(1)由外层出气管(7)、内层正极出气管(8)、倒锥体(11)、圆柱导流体(13)构成;所述进气管(2)由矩形进气管(14)和蜗壳式进气管(15)构成;所述圆柱段(3)由气体负极导流体(9)和圆筒体(10)构成;所述锥体段(4)由外层锥状体(5)、振动弹簧(6)、内层正极锥状体(12)构成;出气管(1)从圆柱段(3)中心穿过,进气管(2)为矩形截面且切向焊接在圆柱段(3)外侧,圆柱段(3)焊接在锥体段(4)上端;出气管(1)与气体负极导流体(9)过盈配合,气体负极导流体(9)与圆筒体(10)螺栓连接,内层正极锥状体(12)和外层锥状体(5)焊接在圆筒体(10)下端,矩形进气管(14)与蜗壳式进气管(15)焊接相连;内层正极锥状体(12)与外层锥状体(5)之间为间隙配合,振动弹簧(6)一端穿过外层锥状体(5)与内层正极锥状体(12)焊接相连,振动弹簧(6)均匀分布在锥体段(4)外部,数量为四到二十四,振动弹簧(6)另一端连接在振动器(17)上;内层正极出气管(8)与外层出气管(7)过盈配合,圆柱导流体(13)的侧面开有圆形通孔,圆柱导流体(13)上部与倒锥体(11)焊接相连,倒锥体(11)的锥形夹角为20°-60°,倒锥体(11)上端与内层正极出气管(8)和外层出气管(7)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页岩锤磨钻屑粉尘的静电旋风复合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负极导流体(9)为带圆弧(16)的对称截面,圆弧(16)表面为电晕负极板,圆弧(16)从圆筒体(10)上端开始,圆弧(16)从外层出气管(7)侧面结束,圆弧(16)凹向圆筒体(10)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页岩锤磨钻屑粉尘的静电旋风复合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正极锥状体(12)内表面为正极板,锥状体的锥形夹角为20°-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页岩锤磨钻屑粉尘的静电旋风复合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正极出气管(8)内表面为正极板,内层正极出气管(8)和外层出气管(7)下端形状为三角状,出气管(1)向上伸出圆筒体(10)有0-0.3m,向下伸出圆筒体(10)有0-0.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212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