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的钢结构虚拟拼装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1619.8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1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周诗尧;林琅;邹平;周小颖;王雪;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17;G06F3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1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钢结构 虚拟 拼装 方法 系统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虚拟拼装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各零件的名称;到常用模型零件库中调取与所述零件中名称相同的对应的常用零件模型;通过BIM技术根据设计图纸构建除常用零件外的各专属零件的设计三维模型;输出各个所述专属零件的名称;获取所述专属零件的各项真实参数值;根据所述专属零件的各项真实参数值改变对应的设计三维模型,生成真实三维模型;将各个真实三维模型和常用零件模型进行虚拟拼装,输出虚拟拼装结果。优先到常用零件模型库中调取与零件中名称相同的对应常用零件模型,减少了常用零件真实参数值的测量,工人的工作量减少。本申请具有便于提高钢结构预拼装的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钢结构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虚拟拼装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桥梁、体育馆和机场航站楼等大型建筑的主要构件,目前的钢结构更是处于快速发展期。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钢结构的造型也变得十分复杂,给钢结构的生产、检验和组装带来了一定难度。
为了确保建筑的使用安全性,钢结构出厂前,需要进行预拼装。相关技术中有公告号为CN106354950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结构预拼装方法及系统,其包括使用BIM技术依据设计图纸建立工件的设计值三维模型;利用三维检测设备的探针对工件的拼装截面的真实值进行实测,并根据工件的拼装截面的真实值对设计值三维模型中对应的工件进行纠偏,得到真实值三维模型;将真实值三维模型进行模拟拼装,输出模拟拼装结果。通过虚拟拼装,省去了工厂实地拼装的过程,便于节省成本。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对于一些大型的钢结构建筑,需要使用的零件数量繁多,逐一对每个零件的拼装截面的真实值进行测量,工作量较大,降低了钢结构预拼装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便于提高钢结构预拼装的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虚拟拼装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虚拟拼装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虚拟拼装方法,包括:
获取各零件的名称;
到常用模型零件库中调取与所述零件中名称相同的对应的常用零件模型;
通过BIM技术根据设计图纸构建除常用零件外的各专属零件的设计三维模型;
输出各个所述专属零件的名称;
获取所述专属零件的各项真实参数值;
根据所述专属零件的各项真实参数值改变对应的设计三维模型,生成真实三维模型;
将各个真实三维模型和常用零件模型进行虚拟拼装,输出虚拟拼装结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一些经常使用且参数不会因工程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零件,将这类零件的模型预先存储在常用模型零件库中,工人在对钢结构进行预拼装时,不需要对此类常用零件的真实参数值进行测量,因为这种零件是常用的或者标准的,真实值不易发生变化,从而既保证了虚拟拼装与实际生产的钢结构之间的吻合度,又减少了工人需要测量的零件的数量,便于提高钢结构预拼装的效率。此外,输出的各专属零件的名称便于工人得知有哪些零件需要进行真实参数值的测量,不易遗漏需要测量的零件,有助于保证虚拟拼装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常用模型零件库的构建步骤包括:
获取常用零件的各项常用模型参数值以及名称;
通过BIM技术根据所述各项常用模型参数值构建常用零件模型;
将常用零件模型、与常用零件模型对应的常用零件名称以及各项常用模型参数值相互关联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16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随动太阳能热水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追踪式太阳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