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菱形网格索网的张拉成型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1542.4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5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任思杰;卢惠云;刘峰;邓旭洋;朱忠义;陈一;白光波;张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勃膜结构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创至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7 | 代理人: | 张宇锋 |
地址: | 2011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菱形 网格 成型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菱形网格索网的张拉成型施工方法,该方法将沿斜向的张拉改为沿径向的张拉,并且一根工装索可以同时牵引两个网格的斜向索;不仅减少张拉点和工装数量,且主要张拉点都位于最外圈压环桁架上,操作空间较大,易于保障施工精度;另外,本发明减少了张拉次数,缩短了施工工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应力空间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菱形网格索网的张拉成型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大跨度索网结构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现代建筑领域,并且建筑师对屋面造型的美学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大跨度索网结构中,主索体系沿径向布置可以达到较高的结构效率,但径向布置的主索网无法直接贴合建筑师所要求的呈菱形布置的屋面造型。这些年随着建筑结构工程技术的提高,出现了一种叠合型索结构体系,该体系在主承载索结构之上,设置一层菱形网格的造型索网,从而解决现有索结构体系对建筑造型制约较大的问题。
这层菱形网格的索网需要在主索结构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张拉施工,但是菱形网格索网的拉索数量多,若采用常规的沿索体方向张拉的方案进行施工,需要对每一根索进行张拉,施工过程复杂,施工周期长,施工精度也很难保证。
基于以上现状,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菱形网格索网的张拉成型方法,将沿索轴线的斜向张拉施工方式转变为统一沿径向的张拉施工方式,一根工装索同时牵引两个网格的斜向索,减少张拉点数量和张拉次数,减少所需操作平台数量,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精度。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菱形网格索网的张拉成型施工方法,以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菱形网格索网的张拉成型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压环桁架拼装完成、主索结构张拉成型后,铺设安全网或猫道,供张拉过程中安装人员使用;
S2:安装支承菱形网格索网的短飞柱,所述短飞柱沿径向布置,在所述压环桁架上安装菱形网格索网的张拉工装和临时工装索,临时工装索从内向外沿径向依次连接环索节点、所有短飞柱的顶部和压环桁架上的张拉工装;
S3:从内向外沿径向将菱形网格索网根据分格情况分为多层环形区域,每一层环形区域为一个交叉网格的宽度;张拉所述临时工装索,完成后,所有所述短飞柱都向建筑物中心倾倒,即除最靠近外侧压环桁架的一层环形区域外,每两根短飞柱之间的临时工装索长度都小于该环形区域的理论设计网格宽度,最外侧一层环形区域内的临时工装索长度大于该环形区域网格宽度;
S4:从屋面内拉环开始,通过吊机或其他设备逐层安装环形区域内的菱形网格交叉索,并在安装完本层环形区域的菱形网格交叉索后,拆除本层的临时工装索;
S5:对剩余环形区域重复S4工序,直至拆除到只剩最外层环形区域的临时工装;
S6:安装最外层环形区域内的菱形网格交叉索;
S7:拆除最外层环形区域内的临时工装索,结构张拉成型。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S2中的所述短飞柱的底部铰接支承于主索结构之上。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S4中在拆除临时工装索后在压环位置对临时工装索进行一次小幅度的张拉,以抵消由索头锚具、索夹及其他节点自重产生的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勃膜结构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勃膜结构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15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