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位辐射末端局部-全局结合型固体蓄热电采暖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31196.X | 申请日: | 2021-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3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 发明(设计)人: | 龙康;张甜甜;谭羽非;张文盛;杨子娴;倪新秀;韩东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F24D13/00;F24D19/0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岳昕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辐射 末端 局部 全局 结合 固体 蓄热 采暖系统 方法 | ||
1.工位辐射末端局部-全局结合型固体蓄热电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辐射工位桌(4)、出油管(5)、螺旋式导热油管(6)、进油管(7)、油阀(8)、油泵(9)、平板加热体(13)、固体蓄热砖(14);
所述固体蓄热砖(14)表面设置平板加热体(13);
所述螺旋式导热油管(6)位于固体蓄热砖(14)的上半部分的空气通道中,螺旋式导热油管(6)连接出油管(5),出油管(5)连接油阀(8),油阀(8)连接油泵(9),油泵(9)连接辐射工位桌(4),辐射工位桌(4)连接进油管(7),进油管(7)连接螺旋式导热油管(6);
所述工位集成辐射末端式局部-全局结合型固体蓄热电采暖系统还包括出风口(3);
所述出风口(3)位于壳体(1)外表面,用于将螺旋式导热油管(6)中导热油的热量通过出风口(3)直接与室内空气进行混合换热;
所述工位集成辐射末端式局部-全局结合型固体蓄热电采暖系统还包括进风口(10)、电源箱(11)、风机(12);
所述电源箱(11)位于壳体(1)内部下侧,用于给平板加热体(13)通电加热;
所述进风口(10)位于电源箱侧面;
所述风机(12)位于电源箱(11)内靠近进风口(10)侧;
所述出风口(3)包括:出风口挡板(3-1)、活动孔位(3-2)和固定出风口孔位(3-3);
所述固定出风口孔位(3-3)位于壳体(1)的外表面;
所述出风口挡板(3-1)位于固定出风口孔位(3-3)内侧;
所述活动孔位(3-2)位于挡板(3-1)上,通过控制活动孔位(3-2)和固定出风口孔位(3-3)的重合度来控制、调节出风口的流量与速度;
所述辐射工位桌(4)包括:毛细管(4-1)、辐射工位桌进油管(4-2)、隔热层(4-3)、辐射板表面(4-4)、工位桌桌面(4-5)、工位桌围挡(4-6)、软接管(4-7)和辐射工位桌出油管(4-8);
所述辐射工位桌进油管(4-2)连接软管(4-7),软管(4-7)连接毛细管(4-1),毛细管(4-1)再连接软接管(4-7),软接管(4-7)连接辐射工位桌出油管(4-8);
所述毛细管(4-1)、辐射工位桌进油管(4-2)、软接管(4-7)、辐射工位桌出油管(4-8)构成了辐射板中的辐射层;
隔热层(4-3)位于辐射层表面,辐射板表面(4-4)位于隔热层(4-3)表面,辐射层、隔热层(4-3)、辐射板表面(4-4)构成了辐射板;
所述辐射板下端连接工位桌桌面(4-5),辐射板两侧连接工位桌围挡(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位辐射末端局部-全局结合型固体蓄热电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集成辐射末端式局部-全局结合型固体蓄热电采暖系统还包括壳体(1)和保温棉(2);
所述壳体(1)包围形成密闭方腔;
所述方腔内侧壁设有保温棉(2);
固体蓄热砖(14)紧贴于保温棉(2)内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工位辐射末端局部-全局结合型固体蓄热电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2)为可调档位的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119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