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波导盲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0519.3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3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杨苾妍;陈佳平;王雪瑞;张一凡;刘生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06 | 分类号: | A61H3/06;A61F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张利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波导 系统 | ||
一种超声波导盲系统,其结构包括:拐杖杆部,沿轴向方向上,一端为拐杖头部,另一端为拐杖底部;所述拐杖头部包括:拐杖外壳,被拐杖外壳所包裹的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包括:主控STM32,通过排线直接与主控STM32相连的震动模块、语音模块、电源模块、开关;所述拐杖杆部包括:杆部主体,镶嵌在杆部内部的排线管;所述拐杖底部包括:拐杖外壳,镶嵌在拐杖外壳上的超声波发射与接收模组、超声波固定模组,固定在拐杖外壳底部的陀螺仪与磁力计。其中,若拐杖附近存在障碍物,拐杖握柄处的喇叭会播报障碍物所在方位,同时震动模块工作,震动以提示盲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盲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超声波导盲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的盲人人口数量众多,他们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却无法享受到正常的生活,比普通人要付出更多的艰辛,也会面临诸多困难,盲人出行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目前社会上有很多辅助性设备供盲人使用,但是这些设备各有各的优缺点,不适合被推广使用。我国常见的盲人导盲设备,大多是需要盲人通过敲击大地来判断障碍,这种设备很难发现悬空或者手杖难以触及位置的障碍物。国外技术相对成熟,但是由于价格问题较难普及。还有一些辅助的导盲方式,例如导盲犬或者其他的电子设备。导盲犬数量少且难以训练,而且成本也相对较高。电子设备价格昂贵大多需要连接互联网,并不实用。因此,制造一种价格相对便宜,又能够有效地实现导盲功能的设备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单片机技术从过去的不成熟,到现在已经相对完善,导盲系统已经可以依靠它实现所需的功能。与此同时,传感器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在各行各业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技术,而要完成一款智能导盲设备,从价格技术等方面考虑,利用超声波测距是较好的选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声波导盲系统,以解决盲人出行不便的问题。
一种超声波导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拐杖杆部,沿轴向方向上,一端为拐杖头部,另一端为拐杖底部;
所述拐杖头部包括:拐杖外壳,被拐杖外壳所包裹的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包括:主控STM32,通过排线直接与主控STM32相连的震动模块、语音模块、电源模块、开关;所述语音模块包括:通过排线直接与主控STM32相连的语音处理芯片,通过排线与语音处理芯片相连并被固定于拐杖外壳上的喇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通过排线与主控STM32相连的电池,通过排线与主控STM32芯片相连并被固定在拐杖外壳上的充电口;
所述拐杖杆部包括:杆部主体,镶嵌在杆部内部的排线管;所述排线管沿轴向方向上,一端与拐杖头部相连,一端与拐杖底部相连;
所述拐杖底部包括:拐杖外壳,镶嵌在拐杖外壳上的超声波固定模组,超声波发射与接收模组,固定在拐杖外壳底部的陀螺仪与磁力计;所述超声波发射与接收模组、陀螺仪与磁力计均有排线与拐杖杆部相连;所述超声波发射与接收模组通过超声波固定模组固定在拐杖外壳外侧。
优选地、拐杖头部与拐杖杆部采用螺纹连接,拐杖杆部与拐杖底部采用套筒连接。
优选地、拐杖杆部包裹着橡胶套。本发明采用拐杖杆部包裹着橡胶套的设计,能够增大手握时的摩擦力。
优选地、电池采用可充电电池。
优选地、拐杖外壳在手握处设置有握痕。本发明采用握痕设计,方便盲人抓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头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部和底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05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