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扣告警模块、告警防雷装置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8603.1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0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陆信帆;陈伟东;任展林;邓子鸣;蔡报松;王啟伟;冉小可;李叶来;肖茂庆;陈建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鹏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0 | 分类号: | H02H9/00;H02H9/02;H02H9/04;H02H7/00;H02H3/04;H02H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王杯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告警 模块 防雷 装置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脱扣告警模块、告警防雷装置及设备,该脱扣告警模块应用在防雷模块上,脱扣告警模块包括第一脱扣单元、第二脱扣单元、第三脱扣单元以及告警单元;其中,第一脱扣单元、第二脱扣单元、第三脱扣单元相互联动卡接,并依次弹性安装在防雷模块上,防雷模块设有焊接弹片,第一脱扣单元抵接在焊接弹片处,告警单元设置在第三脱扣单元上。本发明的脱扣告警模块、告警防雷装置及设备设计,通过设置的第一脱扣单元、第二脱扣单元、第三脱扣单元,三脱扣单元相互卡接,其结构轻巧灵活;通过三个脱扣单元相互卡接联动的方式,实现小体积且同时具备告警功能和遥信功能的效果,可以有效节约安装空间,为其他模块预留充分的分布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雷器告警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扣告警模块、告警防雷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防雷器,也叫浪涌保护器(英文名:Surge protection Device,简称:SPD),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
脱扣装置是利用防雷器元件受到大电流冲击时产生的热量去加热一个易熔焊点,易熔焊点熔化之后再由弹性元件(弹片或弹簧)使其断路,从而使防雷元件脱离电源,避免起火燃烧;防雷器具备告警指示功能和遥信告警功能;告警指示即防雷器本身设置变换色卡等提示性标志,实现脱扣之后的本身的告警信号的发出;遥信告警功能是指通过将防雷器遥信保护电路串联在保护电路中,实现防雷器脱扣后,输出开关量信号,远传给控制系统,指示相应位置的防雷器的失效状态。
对于传统的防雷器而言,产品体积较大,可设计的空间较大,因此设计告警功能和遥信功能的模块的设计难度较低;但对于设计空间有限的防雷器而言,防雷器在具备大通流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具备微型化特点,则在设计告警功能和遥信功能的模块时,需要严格考虑到设计空间问题。
目前,一般的设计方法是在产品外形尺寸限制的情况下,现有的防雷脱扣结构通常是以牺牲产品关键元器件的尺寸或者性能等方式去实现告警指示和遥信告警功能的兼容,或者其他防雷脱扣结构只有告警指示或遥信告警功能中的一种。
目前的设计方式无疑会影响产品本身的防雷性能,或影响产品的告警功能,因此对于要求可靠性、功能性较高的防雷器产品,此类设计方式不易被接受。
基于以上背景和问题,需要研发一种新型的脱扣告警模块、告警防雷装置及设备,以满足小体积、大通流的防雷器产品的告警功能和遥信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脱扣告警模块、告警防雷装置及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雷脱扣结构无法保证产品关键元器件的尺寸或者性能,或者无法兼容告警指示和遥信告警功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脱扣告警模块、告警防雷装置及设备,所述脱扣告警模块应用在防雷模块上,所述脱扣告警模块包括第一脱扣单元、第二脱扣单元、第三脱扣单元以及告警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脱扣单元、第二脱扣单元、第三脱扣单元相互联动卡接,并依次弹性安装在所述防雷模块上,所述防雷模块设有焊接弹片,所述第一脱扣单元抵接在所述焊接弹片处,所述告警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三脱扣单元上。
其中,所述第一脱扣单元包括第一弹簧和滑板,所述第二脱扣单元包括第二弹簧和卡勾,所述第三脱扣单元包括第三弹簧和告警板;其中,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防雷模块的盒体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滑板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防雷模块的盒体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卡勾上,所述卡勾分别卡接着所述滑板和所述告警板;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防雷模块的盒体上,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告警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鹏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鹏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86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