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陶瓷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7658.0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9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池田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G4/224 | 分类号: | H01G4/224;H01G4/002;H01G4/30;H01G4/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慧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陶瓷 电容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低成本抑制“振鸣”的产生的层叠陶瓷电容器。层叠陶瓷电容器具备层叠体和两个外部电极,层叠体具备:层叠体主体,具有层叠了电介质层和内部电极层的内层部以及配置在其层叠方向上的两侧的两个外层部;两个侧方间隔部,配置在与该层叠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两个主面,设置在层叠方向上的两侧;两个侧面,设置在与层叠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以及两个端面,设置在与层叠方向以及宽度方向交叉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两个外部电极配置在层叠体中的两个端面,并从两个端面延伸至主面的一部分,侧方间隔部中的主面侧的端部比层叠体主体更突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叠陶瓷电容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要求大电容且小型的层叠陶瓷电容器。这样的层叠陶瓷电容器具有交替地堆叠了作为介电常数比较高的强电介质材料的电介质层和内部电极的内层部。而且,在该交替地堆叠的内层部的上部和下部配置作为外层部的电介质层而形成了长方体状的层叠体主体。此外,在长方体状的层叠体主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面形成有侧方间隔部(sidegap portion),在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面形成有外部电极。
但是,电介质层具有压电性、电致形变性(electrostrictive properties),因此在施加了电场时会产生应力、机械形变。这样的应力、机械形变会变成振动而传递到安装了层叠陶瓷电容器的基板。于是,基板整体会成为声反射面,产生作为成为噪音的振动音的、所谓的“振鸣(acoustic noise)”。
因此,以往已知有如下技术,即,通过在装配层叠陶瓷电容器的基板与层叠陶瓷电容器之间配置内插器,并通过该内插器来吸收向基板传递的振动,从而抑制“振鸣”的产生(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3209号公报
但是,若配置内插器,则制造成本增加,并且需要用于配置内插器的工序。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低成本抑制“振鸣”的产生的层叠陶瓷电容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陶瓷电容器,其具备层叠体和两个外部电极,所述层叠体具备:层叠体主体,具有交替地层叠了多层电介质层和内部电极层的内层部以及分别配置在所述内层部中的层叠方向上的两侧的两个外层部;两个侧方间隔部,分别配置在所述层叠体主体中的与所述层叠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两个主面,分别设置在所述层叠方向上的两侧;两个侧面,分别设置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以及两个端面,分别设置在与所述层叠方向以及所述宽度方向交叉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两个外部电极分别配置在所述层叠体中的所述两个端面,并从所述两个端面延伸至所述主面的一部分,在所述层叠陶瓷电容器中,所述侧方间隔部中的所述主面侧的端部比所述层叠体主体更突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以低成本抑制“振鸣”的产生的层叠陶瓷电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层叠陶瓷电容器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层叠陶瓷电容器的沿着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层叠陶瓷电容器的沿着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层叠体的概略立体图。
图5是层叠体主体的概略立体图。
图6是说明层叠陶瓷电容器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原料片的示意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76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放大设备
- 下一篇:用于养殖如猪等动物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