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及其增材制造成形方法和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7611.4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1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朱冬;吴文恒;王涛;卢林;倪晓晴;单小龙;尤伟任;顾孙望;顾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14/00 | 分类号: | C22C14/00;B22F9/04;C22C1/05;B33Y10/00;B33Y40/10;B33Y70/10;B33Y80/00;B22F10/28;B22F10/36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李新新 |
地址: | 20043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自生 复合材料 及其 制造 成形 方法 构件 | ||
1.一种激光选区熔化用的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包含增强相和基体,所述增强相包含硼化镧,所述基体为钛及钛合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选区熔化的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在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中,所述硼化镧的质量分数为1~3%,所述钛及钛合金的质量分数为97~9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选区熔化的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及钛合金的粒径范围为15~53μm,所述硼化镧的粒径范围为50nm~1μm。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的增材制造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材制造成形方法具体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复合材料制备阶段,第二阶段为激光选区熔化成形阶段,
(Ⅰ)复合材料制备阶段
(1)称取硼化镧、钛及钛合金;
(2)将步骤(1)得到的原料放置在球磨机中球磨,得到增强相分布均匀的复合材料;
(II)激光选区熔化成形阶段
(a)在计算机中应用三维软件构建所需制备零件模型,并将该模型按照分层分析要求进行分层处理;
(b)将步骤(a)分层处理的模型导入激光增材制造成形设备中,并按照设定的工艺参数对步骤(2)得到的复合材料进行加工,得到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的增材制造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采用带气体保护的有球湿式全方位旋转的高能球磨机进行湿法球磨;
所述高能球磨机采用上下翻转与左右旋转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上下翻转转速为20~60rpm,左右旋转转速为180~240rp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的增材制造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球磨过程中采用间歇式球磨方式,每球磨10~20min冷却5~10min,球磨总时间为2~4h;
步骤(2)中,球磨过程中加入直径范围为2~15mm的氧化锆陶瓷球作为球磨介质,球粉的质量比为1:1~5:1,并采用乙醇作为助混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的增材制造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得到的复合材料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0~160℃下烘干处理2~6h。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的增材制造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每层设定20~40μm。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的增材制造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设定的工艺参数为:铺粉厚度为20~40μm,激光功率为120~350W,激光扫描速率为500~1600mm/s,激光扫描间距为50~140μm,基板加热温度40~100℃。
10.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材制造成形方法得到的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材料研究所,未经上海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761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碾磨带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从空气中取水的太阳能光伏板自清洁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