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体固态电解质及配胶方法及高功率平板胶体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7537.6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1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项文敏;唐明跃;刘成浩;李春林;窦亮;程鹏伟;海瑞瑜;李琳伟;钱金烂;郑俊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5 | 分类号: | H01M10/0565;H01M10/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创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383 | 代理人: | 苗小伟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体 固态 电解质 方法 功率 平板 蓄电池 | ||
本发明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一种胶体固态电解质,其由质量百分比92%‑94%的硫酸、0.5%‑0.9%的硫酸钠和5.5%‑6.5%的气相二氧化硅组成,其中硫酸在20℃时的密度为1.31‑1.32g/cm3。该胶体固态电解质中的硫酸被吸附在二氧化硅聚集体内,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电解质上下分层现象。对于该胶体固态电解质,按照顺序将硫酸、硫酸钠、气相二氧化硅依次加入配胶机。另外,本发明还包括一种高功率平板胶体蓄电池,包括设置在电池槽中的正极板、负极板、隔板和蓄电池电解质,所述蓄电池电解质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体固态电解质,且该胶体固态电解质覆盖负极板的负极汇流排。该胶体蓄电池可以防止酸液分层,提高高功率放电性能,且在其使用寿命周期范围内,不会发生负极汇流腐蚀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包括胶体固态电解质及配胶方法及高功率平板胶体蓄电池。
背景技术
在国家“新基建”发展规划下,数据中心被列为2020年重点发展项目。受云服务商和互联网企业业务需求驱动,数据中心市场保持快速发展;且受益于5G时代的来临,需求将进一步攀升。
越来越多的中小型零售、互联网企业加大公有云布局,国内云服务商业务增速显著,未来三年持续加大数据中心采购;互联网企业,尤其是游戏、视频行业流量保持高速增长(并在疫情期间有进一步增长),对数据中心的需求持续增长。随5G时代来临,未来流量增长持续井喷,将长期利好数据中心的发展。
UPS设备以及以它为核心的整个供电系统是满足数据中心供电质量的最核心部分,而蓄电池又是整个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之一,是整个供电系统的”最后一道屏障”。
VRLA蓄电池在浮充条件下,负极汇流排处于贫液富氧环境和缺乏足够的阴极保护,形成了汇流排腐蚀环境。VRLA蓄电池在数据中心应用几年后均普遍存在负极汇流排腐蚀现象,为了解决此现象,对数据中心用VRAL电池推出一种新型高功率平板胶体电池,使负极处于阴极保护环境,从而有效防止负极汇流排的发生,防止数据中心宕机现象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体固态电解质,该胶体固态电解质精简成分,其内部的硫酸被吸附在二氧化硅聚集体内,因此电解质不会出现分层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胶体固态电解质,由质量百分比92%-94%的硫酸、0.5%-0.9%的硫酸钠和5.5%-6.5%的气相二氧化硅组成,其中硫酸在20℃时的密度为1.31-1.32g/cm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胶体固态电解质中的硫酸被吸附在二氧化硅聚集体内,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电解质上下分层现象,另外,该胶体固态电解质主要用于高功率大电流放电及浮充后备应用场景电池,相比其他含磷酸的胶体配方,其具有初期容量高,电池大电流性能好等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体固态电解质的配胶工艺,按照顺序将硫酸、硫酸钠、气相二氧化硅依次加入配胶机,具体地,该配胶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开启设备电源;
步骤2,设定好进酸量,进酸量不小于0.07m3;
步骤3,向配胶机加入定量的硫酸,完毕后开启定频搅拌机;
步骤4,加入硫酸钠,打开乳化机,频率设定为35HZ,搅拌5min;
步骤5,吸料阀打开后,将乳化机频率设定为50HZ,开始用吸管吸入二氧化硅;
步骤6,二氧化硅吸完后将吸管放置在高处(防止杂物进入),持续搅拌10min使胶液完全乳化;
步骤7,乳化结束后将乳化机频率设定为30HZ以上,同时启动制冷机(温度设定-5℃)和循环胶泵对胶液进行循环冷却,当胶液温度下降至5-6℃后将制冷机温度设定为0℃,并使温度始终保持在5℃-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75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