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催化剂再生煅烧的废气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7208.1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1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朱绍雄;郭伟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柏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04;B01D50/20;B01D53/58;B01D53/78;B01D53/79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原创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6 | 代理人: | 叶剑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平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催化剂 再生 煅烧 废气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催化剂再生煅烧的废气处理系统,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进风管、布袋除尘器、氨吸收塔、离心风机和排气筒,所述氨吸收塔包括塔体、喷淋装置和循环装置,所述塔体从下往上依次设置进风口、散风装置、填料组件、脱水装置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出风口分别与布袋除尘器、离心风机连通,所述散风装置连接有摆动机构,以使散风装置在摆动机构的作用下可改变废气的流动方向,所述喷淋装置安装在塔体内,并位于填料组件上方,喷淋装置通过循环装置与塔体底部连接,以实现循环喷淋液体。采用本发明,实现了减少氨吸收塔内废气偏流的情况发生以及延长废气停留在塔体内发时间,保证处理后的气体符合排放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后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催化剂再生煅烧的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反应器内长时间使用催化剂,由于碳化而生成的结焦会覆盖催化剂内外表面。随着催化剂表面积的减小,催化剂的活性也会降低。为了恢复催化剂的活性,实施催化剂再生,大多数的催化剂再生是利用高温焙烧来完成的,普遍采用焙烧炉对催化剂进行焙烧处理。焙烧过程中会产生带有氨气、粉尘的废气,一般采用离心风机抽吸废气,废气依次经除尘器和氨吸收塔来进行后处理。但现有的废气处理系统中的氨吸收塔直径往往较大,其底部旁侧设置有废气入口,废气通过进入塔内之后偏流严重,以及塔内仅具有喷淋装置,使得部分气体无法与含有药剂的水进行充分接触,使水对气体的吸收率较低,导致对废气处理不达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催化剂再生煅烧的废气处理系统,实现了减少氨吸收塔内废气偏流的情况发生以及延长废气停留在塔体内发时间,保证处理后的气体符合排放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催化剂再生煅烧的废气处理系统,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进风管、布袋除尘器、氨吸收塔、离心风机和排气筒,所述氨吸收塔包括塔体、喷淋装置和循环装置,所述塔体从下往上依次设置进风口、散风装置、填料组件、脱水装置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出风口分别与布袋除尘器、离心风机连通,所述散风装置连接有摆动机构,以使散风装置在摆动机构的作用下可改变废气的流动方向,所述喷淋装置安装在塔体内,并位于填料组件上方,喷淋装置通过循环装置与塔体底部连接,以实现循环喷淋液体。
其中,所述布袋除尘器包括除尘箱、滤芯和高压反喷装置,所述除尘箱内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内设有蛇形风道,蛇形风道顶部侧壁与进风管连通,并其底部侧壁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二腔体内设有隔板,若干个所述滤芯均悬挂在所述隔板上,第二腔体顶部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高压反喷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二腔体内,并位于隔板上方。
其中,所述塔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并第三腔体位于第四腔体下方,所述进风口、散风装置和循环装置均安装在第三腔体内,所述填料组件、脱水装置和喷淋装置均安装在第四腔体内。
其中,所述散风装置包括固定座和若干等间距设置的第一导风板,固定座安装在所述第三腔体内,若干第一导风板竖直摆放,并位于第三腔体与第四腔体的连接处位置正下方,第一导风板两侧边中部均与固定座转动连接,其下部与摆动机构连接。
其中,所述摆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偏心轴和滑杆,所述滑杆与所述固定座水平滑动连接,滑杆一端与若干所述第一导风板底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滑杆滑动方向垂直的滑槽,竖直设置的所述偏心轴与第三腔体转动连接,偏心轴上末端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并下末端与滑槽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循环装置包括均安装在第三腔体上的循环泵、加药管和pH计,所述循环泵的进液口与第三腔体连通,其出液口与喷淋装置连通,所述pH计用于检测第三腔体内液体的pH值,所述加药管用于往液体内加入药剂,第三腔体侧壁还连接有用于补充水的补水管以及用于排放液体的排液管。
其中,所述循环装置还包括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三腔体外壁的第二驱动电机和与第三腔体转动连接的搅拌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柏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柏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72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