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显示屏任意拼接后色度校正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426720.4 | 申请日: | 2021-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4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天海睿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显示屏 任意 拼接 色度 校正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显示屏任意拼接后色度校正的方法和系统,包括如下步骤:1)使用专业相机对LED显示屏模组进行数据采集,采集数据包括LED显示屏模组的亮度、色坐标和波长等信息;2)将采集到的数据保存到LED显示屏模组的存储单元中以备使用。本发明通过设置专业相机、PC机、控制卡、LED显示屏模组和LED显示屏的配合使用,既可随意对屏幕进行拼接、拆分,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对校正结果进行设定,解决了现有的LED显示屏进行校正的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只能对单一的屏幕有效,一旦目标屏幕被重组,或者更换部分屏幕时,就需要重新进行校正,以及出厂时必须确定标准(亮度、色温等),满足不了对屏幕使用时多元化需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LED显示屏任意拼接后色度校正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模块面板组成,用来显示文字、图像、视频、录像信号等各种信息的设备,LED,发光二极管,它是一种通过控制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方式,由镓与砷、磷、氮、铟的化合物制成的二极管,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磷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铟镓氮二极管发蓝光。
由于LED显示屏的均匀性需要每个灯珠的亮度和色度的一致性,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LED屏自身存在着亮度色度的差异,加上LED模组散热不均匀,随着时间的增长,灯珠亮度自然衰减,并且所有灯珠的衰减程度不一致等诸多因素影响,使得显示效果会很差,所以,LED显示屏一般都是需要校正的,随着人们对显示效果越来越高的追求,以及,租赁市场对不同批次,不同使用年限箱体混用的需求增加,校正的必要性也随之提高;目前对LED显示屏进行校正的方法大致有两种:
其一:对目标屏幕整体采集原始数据,根据设定的标准进行校正计算,将结果保存到控制卡中,这种方法,只能对单一的屏幕有效,一旦目标屏幕被重组,或者更换部分屏幕时,就需要重新进行校正。
其二:在模组出厂前,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校正数据的采集和生成,将校正数据保存在模组中,这种方法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前一方法的缺点,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但由于出厂时必须确定标准(亮度、色温等),所以满足不了对屏幕使用时多元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显示屏任意拼接后色度校正的方法和系统,具备随意对屏幕进行拼接、拆分,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对校正结果进行设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LED显示屏进行校正的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只能对单一的屏幕有效,一旦目标屏幕被重组,或者更换部分屏幕时,就需要重新进行校正,以及出厂时必须确定标准(亮度、色温等),满足不了对屏幕使用时多元化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ED显示屏任意拼接后色度校正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用专业相机对LED显示屏模组进行数据采集,采集数据包括LED显示屏模组的亮度、色坐标和波长等信息;
2)将采集到的数据保存到LED显示屏模组的存储单元中以备使用;
3)将LED显示屏模组组装成屏幕,通过控制卡,将各个LED显示屏模组存储的数据读取到PC机内;
4)按照需求设定校正目标值(如色温、亮度等指标),进行校正计算,得到校正系数;
5)将校正系数写入到控制系统以实时校正LED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专业相机对LED显示屏模组的数据采集后,采集后的信息导入PC机内,通过PC机的处理导入控制卡内,将控制卡逐一安装在相对应LED显示屏模组上。
优选的,所述步骤3)LED显示屏模组组装完成后,各控制卡进行相互的逐一连接,在所有控制卡连接完成后再与PC机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天海睿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天海睿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67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