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以多面烤制的多功能分体式电烤炉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6547.8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6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崔太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侧烤王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7 | 分类号: | A47J37/07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曹志磊 |
地址: | 257099 山东省东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多面 烤制 多功能 体式 电烤炉 | ||
本发明属于烧烤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多面烤制的多功能分体式电烤炉,其包括电热主体架和固定底座,所述电热主体架和固定底座分别独立,两者之间可拆分;电热主体架可以呈横向水平状态放置到固定底座上,在电热主体架的上方和/或下方进行烤制;电热主体架可以呈竖向垂直状态放置到固定底座上,在电热主体架的左侧和/或右侧进行烤制。电热主体架可以呈横向水平状态放置到固定底座上,在电热主体架的上方下方进行烤制;也可以呈竖向垂直状态放置到固定底座上,在电热主体架的左侧右侧进行烤制。在侧面进行烤制时,调料油脂等均不会掉落到电烤炉热源上,防止产生浓烟对食材污染,在上下面进行烤制时,可充分利用热源,提高烤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多面烤制的多功能分体式电烤炉,属于烧烤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行电烤炉主要烤制方式为在烤炉上方烤制,且多数情况都是食材直接在电热源正上方烤制。使用这种电烤炉,在烧烤过程中,食材的碎屑、调料以及刷到食材上的食用油等会掉落在高温的炭火或电热源上,并且肉类食品中的脂肪也会在高温烤制时会转化为油脂不断滴到高温的炭火或电热源上。上述情况都会导致在烤制时产生大量浓烟,并且浓烟会附着在食材上,这些浓烟中含有致癌物质,长期食用对会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再者,对于电热烧烤炉,在上方烤制过程中,电热源下方的热能不能有效利用,产生电能资源浪费。
现行可以在电烤炉下方烤制的烧烤炉,多数情况下方可以放烧烤网架或者接油盘,但是烧烤网架或接油盘只能放到固定位置,不能控制烧烤网架同上方热源的距离,这样就只能适用部分食材,体积比较大的食材难以放入,而体积较小的食材则会离热源较远,造成烤制时间延长。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多面烤制的多功能分体式电烤炉,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可以多面烤制的多功能分体式电烤炉,包括电热主体架和固定底座,所述电热主体架和固定底座分别独立,两者之间可拆分;所述电热主体架可以呈横向水平状态放置到固定底座上,在电热主体架的上方和/或下方进行烤制;所述电热主体架可以呈竖向垂直状态放置到固定底座上,在电热主体架的左侧和/或右侧进行烤制。
本申请电烤炉的电热主体架在立放状态时,可以在电烤炉两侧挂置签子固定架后进行侧面烤制(如图6、7、8所示)。食材的碎屑、调料以及刷到食材上的食用油,肉类食品中的脂肪在高温烤制时转化的油脂,均不会掉落到电烤炉热源上,因此不会产生浓烟,从而就不会因为浓烟对食材进行污染,避免危害食用人员的身体健康。
本申请电烤炉的电热主体架在平放状态时,可以在电烤炉上下两面进行烤制,充分利用热源,提高烤制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设计,所述的电热主体架由左主体架、右主体架和上支撑架、下支撑架组成方形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内设有电热源;在左主体架或右主体架上设有温度调节开关。
进一步优化的,为了提高烧烤模式下的烤制效率,电热源为电热管形态,且设计成多个U形,U形两个边之间的距离是烤制肉串最佳距离。在一些具体设计中,所述电热源也可以将电热管做成电热板(电热盘)形式,更适合在其上放置火锅等锅具使用。
左主体架和/或右主体架上设有可调高度的多位卡槽板,用于挂置签子固定架,且可调整签子固定架的挂置高度。
所述的多位卡槽板由多位卡槽固定板进行固定,多位卡槽固定板设置在左主体架和/ 或右主体架上。多位卡槽板可插入多位卡槽固定板任一个固定槽内,从而实现高度的调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设计,所述的固定底座包括左底座和右底座,左底座和右底座之间通过左右底座连接固定板连接固定在一起,起到加固作用。
进一步优化的,左底座、右底座和左右底座连接固定板是分开可拆卸的,这样便于收纳整理,节省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侧烤王户外用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营侧烤王户外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65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