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培养硝化联合菌群对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26267.7 | 申请日: | 2021-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3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寿兵;尹志凯;杨小龙;陈红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12N1/20;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培养 硝化 联合 浓度 废水 进行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通过培养硝化联合菌群对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氨氧化菌群的活化:将氨氧化菌群-甘油混合物从冰箱中取出,溶解后无菌接种于含有氨氧化菌富集培养基中,置于恒温摇床中培养7~10d,即得到活化的氨氧化菌群;
(2)氨氧化菌群菌液的培养:将步骤(1)中活化后的菌种转接至新鲜的氨氧化菌富集培养基中,置于恒温摇床中培养7~10d,然后测定培养基内NH4+-N含量,计算NH4+-N去除率,并转接至新的氨氧化菌富集培养基中;重复转接、培养2~4次,每次均在7-10d后测定培养基内NH4+-N含量,并计算NH4+-N去除率,直到NH4+-N去除率达到稳定;
(3)亚硝酸盐氧化菌群的筛选:把富集样品10~15 g,接入0.8%的生理盐水中,加入磁子,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充分搅拌1~2 h,制成样品悬液;取悬液无菌接入新鲜的亚硝酸盐氧化菌富集培养基中,置于28~32℃、140~160 rpm恒温振荡培养;富集7 ~10d后,转接至新的培养基中;重复转接、富集5~7次后,测定溶液中NO2--N、NO3--N的含量;计算NO2--N去除效率,取去除率最高的菌群;
(4)硝化联合菌群的培养:取步骤(2)中的氨氧化菌群培养液和步骤(3)中亚硝酸盐氧化菌群培养液,在无菌条件下等量接入含有氨氧化菌富集培养基中,置于恒温摇床中培养,温度和转速同样设定为28~32℃,140~160 rpm;富集7~10d后转接至新鲜的氨氧化菌富集培养基内;重复转接并富集5~7次,测溶液中NH4+-N、NO2--N和NO3--N含量的变化,计算NH4+-N和NO2--N去除效果,取去除效果最高的菌群;
(5)硝化联合菌群对高氨氮废水的处理:取10~15ml联合菌群培养液于离心管内,经9000~12000rpm、3-5℃下高速冷冻离心8~15 min,弃掉上清液,将联合菌群沉淀溶于含有高浓度氨氮废水的三角烧瓶中,定时取样测溶液中NH4+-N、NO2--N和NO3--N含量的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恒温摇床中培养,为温度28~32℃,转速140~160 rp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氨氧化菌富集培养基配方为:无水丁二酸钠1.0g,氯化铵1.0g,磷酸二氢钾0.2g,无水硫酸镁0.1g,碳酸钙 2.0g, 去离子水1L;用1mol·L-1的盐酸溶液调节pH至6,在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待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经过滤除菌后且浓度为75g·L-1的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至8,最后再加入高温高压灭菌后的微量元素0.5ml/100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亚硝酸盐氧化菌富集培养基配方为:无水丁二酸钠1.0g,亚硝酸钠0.25g,磷酸二氢钾0.2g,无水硫酸镁0.1g,碳酸钙2.0g, 去离子水1L;用1mol·L-1的盐酸溶液调节pH至5.5,在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待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经过滤除菌后且浓度为75g·L-1的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至8-8.5,最后再加入高温高压灭菌后的微量元素0.5ml/10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626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