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负压自动放水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5502.9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7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吕劲松;童连唐;杨多全;朱玉锁;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市松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0 | 分类号: | E21F16/00;E21F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陈慕;陈波 |
地址: | 232000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负 自动 放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负压自动放水器,包括放水器、抽放管路和压风管路,抽放管路的顶端通过负压平衡管与放水器的内腔连通,抽放管路的底端通过导水管与放水器的内腔连通,压风管路通过正压供气管与放水器的内腔连通;放水器包括筒体和盖板,筒体的外侧对应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正压供气接口和负压平衡接口;筒体的内部设有负压关断装置、二位五通阀、三通阀、浮球、上下腔通气回路组、气缸、压力调节阀和管道。本发明瓦斯抽放管路在抽采和未抽采状态下,放水器通过压风管路供上正压气,通过浮球将二位五通阀处于下拉状态,使气缸工作,放水器处于进水状态,出水口始终保持为关闭状态,不受瓦斯管路中的正负压影响,避免出现泄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负压自动放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瓦斯进行抽采工作,瓦斯的抽采管内常常聚集大量的水,因此需要在瓦斯抽采管上安装放水器。现有的放水器大多是采用人工方式放水的,这种放水器需要专职人员定时到放水点放水,不仅费工费时,而且常常因为放水不及时造成抽采管管路堵塞,严重影响瓦斯抽放系统的正常运行。由于煤矿瓦斯抽放管路2存在大量的积水和沉淀物,容易造成管路堵塞抽排不畅,使系统负压升高,抽排泵负荷增大,抽采效率大幅度降低,安全生产受到严重威胁。
为此,公开号为CN206290281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煤矿瓦斯抽采管负压自动放水器,包括:煤矿瓦斯抽采管、放水器,所述放水器包括放水器外壳,放水器外壳上端安装有放水器上盖,所述进水管与放水器外壳连接处设有进水止回阀,放水器外壳一侧下端设有防水止回阀门,放水器外壳内安装有两位三通换气阀,两位三通换气阀下端连接安装水位控制浮球,两位三通换气阀一侧下端的连接管连接于进水负压平衡管、上端的连接管连接于放水泄压进气管。
但是这种自动放水器在使用时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只适用于负压状态,受管道内压力的影响,瓦斯抽放管道在不进行抽采状态下易出现瓦斯经放水器泄漏问题;二是瓦斯抽采管道在未进行抽采状态下,放水器不能正常进水、放水。因此,需要进行优化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至少一个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正负压自动放水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正负压自动放水器,包括放水器、抽放管路和压风管路,所述抽放管路的顶端通过负压平衡管与放水器的内腔连通,所述抽放管路的底端通过导水管与放水器的内腔连通,所述压风管路通过正压供气管与放水器的内腔连通;所述放水器包括筒体和将其上开口密封用的盖板,所述筒体的外侧对应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正压供气接口和负压平衡接口;
所述筒体的内部设有负压关断装置、二位五通阀、三通阀、浮球、上下腔通气回路组、气缸、压力调节阀和管道,所述上下腔通气回路组包含第一通气回路筒、第二通气回路筒、第三通气回路筒和第四通气回路筒,所述二位五通阀设有a端口、b端口、c端口、d端口、e端口和带活塞的阀杆,其中a端口、b端口位于同侧,c端口、d端口、e端口位于同侧,所述阀杆的底端连接有水位控制用的浮球;
所述二位五通阀的a端口经管道与第一通气回路筒的上端连通,所述二位五通阀的b端口经管道与三通阀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二端口经管道与第四通气回路筒的上端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三端口与抽放管路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负压关断装置,所述第一通气回路筒、第四通气回路筒下端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气缸,所述二位五通阀的d端口经管道与第二通气回路筒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通气回路筒、第三通气回路筒下端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压力调节阀,所述第三通气回路筒上端与压风管路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正压切换阀。
进一步地,上述正负压自动放水器中,所述导水管的管体安装有进水开度阀,所述负压平衡管的管体安装有负压开度阀,所述正压供气管的管体安装有正压开度阀。
进一步地,上述正负压自动放水器中,所述进水口与导水管接通,所述所述正压供气接口与正压供气管接通,所述负压平衡接口与负压平衡管接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市松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市松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55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