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复合失效模式耦合的IGBT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25367.8 | 申请日: | 2021-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96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 发明(设计)人: | 何怡刚;李猎;何鎏璐;王晨苑;熊元新;王枭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367 | 分类号: | G06F30/367;G01R31/26;G06F111/08;G06F119/02;G06F119/04;G06F119/08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宇 |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复合 失效 模式 耦合 igbt 寿命 预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失效模式耦合的IGBT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首先计算键合引线与焊料层的联立失效概率模型;然后计算联立失效概率模型的期望并记作耦合作用下的寿命;建立耦合函数关系式;预测焊料层与键合引线各自的寿命;建立不考虑耦合作用的IGBT寿命预测模型;建立考虑耦合作用的IGBT寿命预测模型。本发明能对焊料层与键合引线耦合作用下的IGBT模块进行更准确的寿命预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IGBT寿命预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复合失效模式耦合的IGBT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作为目前电器领域重要的功率半导体开关,已经广泛运用于包括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电动汽车与新能源装备等诸多领域,尤其在清洁能源、柔性直流输电等技术领域有重要运用。由于IGBT是用电压控制的功率开关,在工作时,IGBT往往会承受数百甚至数千伏特的电压。高电压大功率的工作环境,不仅对IGBT模块封装的绝缘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种环境往往也导致IGBT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很大的损耗。这些损耗以热能的形式向外传递,使IGBT芯片的温度升高,降低了IGBT模块的可靠性。
IGBT模块的寿命预测是可靠性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寿命预测模型可以分为两类,分别为经验寿命模型和物理寿命模型。经验寿命模型通过实验得到历史数据,并用数据对含有待定系数的公式进行拟合,最后得到用于寿命预测的经验模型。Bayerer提出的Bayerer模型由于考虑了最大结温、结温波动、升温时间、负载直流电流、键合引线直径以及模块耐压值等因素,所以具有最高的预测精度。但是过多的待定系数无疑增大了拟合的难度,使Bayerer模型很难使用在实际的工程中。物理寿命模型是基于故障物理学而发展起来的模型,流行于90年代。其通常从IGBT模块失效的本质出发,考虑材料在工作过程中的应变与断裂过程。这些寿命模型研究中也存在着共同的不足之处:(1)没有考虑到随机概率分布对寿命的影响;(2)大多数只针对IGBT模块具体一种失效模型进行寿命预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失效模式耦合的IGBT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在寿命预测上具有更高的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复合失效模式耦合的IGBT寿命预测方法,包括:
S1:由焊料层的失效概率分布及键合引线的失效概率分布,计算键合引线与焊料层的联立失效概率模型;
S2:计算联立失效概率模型的期望并记作耦合作用下的寿命;
S3:由焊料层的失效概率分布及键合引线的失效概率分布,计算焊料层与键合引线寿命的差值百分比,以焊料层与键合引线寿命的差值百分比为输入,以耦合前与耦合后的寿命变化率为输出,建立耦合函数关系式;
S4:预测焊料层与键合引线各自的寿命;
S5:建立不考虑耦合作用的IGBT寿命预测模型;
S6:建立考虑耦合作用的IGBT寿命预测模型,由考虑耦合作用的IGBT寿命预测模型进行寿命预测。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步骤S1包括:
S1.1:由表征焊料层的失效概率分布,由表征键合引线的失效概率分布,其中,N为IGBT循环次数,f1(N)为焊料层的失效密度函数,f2(N)为键合引线的失效密度函数,m1为焊料层的失效密度函数的形状参数,m2为键合引线的失效密度函数的形状参数,η1为焊料层的失效密度函数的尺寸参数,η2为键合引线的失效密度函数的尺寸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53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