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船坞防横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5340.9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4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韩冰洋;李啸峰;郑双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9/06 | 分类号: | B63B39/06;B63C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刘逸潇 |
地址: | 2019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船坞 防横摇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浮船坞防横摇装置,包括设置在主船体的阻尼挡板,阻尼挡板布置于舷侧外板和主甲板交界处,阻尼挡板可分别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为阻尼挡板贴紧于舷侧外板或主甲板时的位置,第二位置为阻尼挡板位于主甲板所处的端面上,且阻尼挡板斜置或者垂直于主甲板上时的位置;当阻尼挡板处于非工作状态时,阻尼挡板位于第一位置;当阻尼挡板处于工作状态时,阻尼挡板位于第二位置;主甲板未沉水之前,可提前将得阻尼挡板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通过阻挡水的自由流动,避免由于主甲板面没水后,由于初稳性高的突变,产生横倾后,无法快速复原,同时,增加了横摇时的阻尼,从而改善了浮船坞入水瞬间的横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船坞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浮船坞防横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代化大型修造船基地的建设已经成为世界造船大国的关注点之一,浮船坞与干船坞相比,具有投资少、可灵活移动等优点,可以方便地实现船舶下水,逐渐地受到造船行业的青睐。浮船坞包括主船体,主船体的两端布置有尾塔楼和首塔楼,首塔楼和尾塔楼之间还布置有系泊装置。
浮船坞载船下水主要分为过驳作业和下沉作业两个阶段,在浮船坞下沉作业的阶段时,会存在一种危险的临界状况,即当主甲板面全部没水后,水线面面积会突然变小(仅剩四个塔楼),从而使得初稳性高度GM值出现断崖式减小,产生较大的横倾,可能会影响下水船的坐墩情况,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下水船倾覆,造成人员安全问题和经济上的损失。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浮船坞防横摇装置。
一种浮船坞防横摇装置,包括设置在主船体的阻尼挡板,所述阻尼挡板布置于舷侧外板和主甲板交界处,所述阻尼挡板可处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阻尼挡板位于所述主甲板上、且所述阻尼挡板斜置或者垂直于所述主甲板上时的位置;当所述阻尼挡板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阻尼挡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挡板可处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阻尼挡板贴紧于舷侧外板或主甲板时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挡板布置在所述主船体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挡板布置有若干个,且所述阻尼挡板相互独立。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挡板与所述主船体转动连接,且所述阻尼挡板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切换。
进一步的,当所述各个所述阻尼挡板的第一位置时,斜置于所述主甲板上的各个阻尼挡板与主甲板形成的夹角不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挡板与主甲板铰连接,所述阻尼挡板的侧端面上连接有用于驱动该阻尼挡板转动的驱动电机。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浮船坞防横摇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主甲板未沉水之前,可提前使得阻尼挡板由第一位置,阻尼挡板斜置或者垂直于所述主甲板上,通过阻挡水的自由流动,避免由于主甲板面没水后,由于初稳性高的突变,产生横倾后,无法快速复原,同时,增加了横摇时的阻尼,从而改善了浮船坞入水瞬间的横摇;同时,增加了阻尼板,增加了塔楼以外部分的重量分布,改善了空船状态,有利于后续下水工作的开展。
附图说明
图1为布置有本发明一种布置浮船坞防横摇装置的浮船坞的主视图。
图2为布置有本发明一种布置浮船坞防横摇装置的浮船坞的俯视图。
图3为布置有本发明一种布置浮船坞防横摇装置的浮船坞的横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一种布置浮船坞防横摇装置的阻尼挡板驱动部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53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接轨站布置结构及运行方法
- 下一篇:平角焊的焊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