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多重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的引物组、探针组及其试剂盒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425051.9 | 申请日: | 2021-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1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黄庆;尚美云;李进;鲁卫平;苏宁;孙献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44;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新型 冠状病毒 多重 重组 聚合 扩增 技术 引物 探针 及其 试剂盒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多重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的引物组、探针组及其试剂盒,属于体外核酸分子检测领域。本发明设计了新型冠状病毒的N基因、ORF1ab基因、E基因和人ACTB基因的引物、探针,可以同时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靶标基因以及人内参基因,实现新型冠状病毒的双重、三重甚至四重检测。本发明在42℃、20分钟内可完成扩增,能够有效避免实验过程出现的假阴性问题,反应结果既可以通过实时荧光检测的方式实现,又可结合侧向层析试纸条对检测结果进行肉眼判读。本发明检测时间短,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并通过人内参基因的检测实现样本采集、提取和扩增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有利于疫情的进一步管控,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体外核酸分子检测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多重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的引物组、探针组及其试剂盒。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是2019年年底出现的一种新型病毒,其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在短期内迅速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现仍是全球面临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更为糟糕的是,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患者的治疗,目前的手段仍是对症治疗,没有合适的药物抑制病毒复制。且目前也没有适合各个年龄段人群接种的疫苗,现有疫苗也只适合于18-59岁的健康人,而老人、婴幼儿、高血压、糖尿病、白血病患者以及孕妇等众多群体均不在适合接种的范畴内,恰恰这些人群才是重点防护对象。因此,如何快速、准确的诊断SARS-CoV-2对于当前疫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针对SARS-CoV-2的检测,目前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但是,该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扩增所需时间长(往往需要1.5-2小时,即便是快速PCR也需要1小时左右的扩增时间,通常来说,完成检测需要5-6个小时)且RT-PCR对扩增所需的模板纯度要求高,此外,对操作人员具有很高的要求。重要的是,RT-PCR技术需要精密且昂贵的核酸扩增仪。在资源匮乏地区,核酸扩增仪数量少甚至缺乏。一旦局部地区爆发疫情,RT-PCR很难达到大规模人群筛查,及时隔离感染者的要求。因此,在全球疫情仍未结束之际,RT-PCR技术不利于疫情再度爆发时大规模的检测,也不符合临床实验室要求的快速、准确发放报告的原则。综上,针对SARS-CoV-2的检测仍有必要开发出更加简单、快速的检测方法。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是一种恒温扩增技术,可在37-42℃的条件下实现靶标基因的扩增,其扩增结果既可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的方式实现,也可以结合侧向层析试纸条对检测结果进行肉眼判读,可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多重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的引物组、探针组,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实时荧光法检测试剂盒,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侧向层析试纸条检测试剂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多重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的引物组、探针组,所述引物组包括用于扩增人ACTB基因的引物对和用于扩增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ORF1ab基因或E基因的引物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探针组包括用于扩增人ACTB基因的探针和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ORF1ab基因、E基因的探针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50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