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双阀锁气泄灰结构的模块化滤筒除尘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3863.X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1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宋庆利;王依波;闻钱哲;吴佳楠;宋庆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同庆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46/02;B01D46/04;B01D46/06;B01D46/42;B01D46/4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李玉婷 |
地址: | 2154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双阀锁气泄灰 结构 模块化 除尘器 | ||
一种具有双阀锁气泄灰结构的模块化滤筒除尘器,包括滤筒除尘器、滤筒除尘器支撑架、进气口一、排气口一和清灰除尘口;清灰除尘口内设有阀板一、阀板二和料位传感器,阀板一位于阀板二的正上方,阀板一和阀板二可进行清灰除尘口的打开或者关断,料位传感器沿竖直方向位于阀板一和阀板二之间。本发明的具有双阀锁气泄灰结构的模块化滤筒除尘器,采用双阀板的结构设置,能够在滤筒除尘器工作时,进行清灰,提高了滤筒除尘器的工作效率,有效地提高了清灰效果;采用模块化结构设置的除尘单元一、除尘单元二、除尘单元三和除尘单元四,使得粉尘气体能够顺序经过上述四个单元,进行四次气体过滤,从而提高了粉尘气体的净化程度,有利于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除尘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双阀锁气泄灰结构的模块化滤筒除尘器。
背景技术
在工业领域,尤其是厂矿行业,经常会伴随着生产、加工产生大量的烟尘,这种烟尘中含有多种有害气体,种类多、危害大,能导致多种职业病(如焊工硅肺、锰中毒、电光性眼炎等)的发生,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危害,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其中,滤筒除尘器是经常采用的进行除尘的设备。
滤筒除尘器以滤筒作为过滤元件所组成或采用脉冲喷吹的除尘器。滤筒除尘器按安装方式分,可以分为斜插式,侧装式,吊装式,上装式。滤筒除尘器按滤筒材料分,可以分为长纤维聚酯滤筒除尘器,复合纤维滤筒除尘器,防静电滤筒除尘器,阻燃滤筒除尘器,覆膜滤筒除尘器,纳米滤筒除尘器等。
现有技术中的滤筒除尘器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1、过滤效果差,过滤元件使用寿命短,不能起到很好的防爆作用,不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2、清灰的方式是通过高压气流反吹滤筒,使得附着在滤筒上的粉尘被剥离落入灰斗中。该过程中,需要停止废气的过滤,即空气过滤与滤筒清灰是不能同步进行的,导致滤筒式除尘器不能连续化高效过滤废气。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双阀锁气泄灰结构的模块化滤筒除尘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除尘器进行清灰时,需要暂停除尘器,造成除尘不能连续进行的问题,以及滤筒除尘器除尘过程不彻底,造成除尘后的气体仍然含有较多污染颗粒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双阀锁气泄灰结构的模块化滤筒除尘器,包括滤筒除尘器、滤筒除尘器支撑架、进气口一、排气口一和清灰除尘口,所述滤筒除尘器固定设置在滤筒除尘器支撑架上,所述进气口一和排气口一均设置在滤筒除尘器上,所述清灰除尘口设置在滤筒除尘器的下端部;其中,所述清灰除尘口内设有阀板一、阀板二和料位传感器,所述清灰除尘口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阀板一位于阀板二的正上方,所述阀板一和阀板二可进行清灰除尘口的打开或者关断,所述料位传感器设置在清灰除尘口的内壁上,并且料位传感器沿竖直方向位于阀板一和阀板二之间。
进一步的,上述的具有双阀锁气泄灰结构的模块化滤筒除尘器,所述滤筒除尘器包括除尘单元一、除尘单元二、除尘单元三和除尘单元四,所述除尘单元一、除尘单元二、除尘单元三和除尘单元四结构相同,并且除尘单元一、除尘单元二、除尘单元三和除尘单元四构成矩形体结构,所述进气口一设置在除尘单元一上,所述排气口一设置在除尘单元四上,所述进气口一进入的气体依次经过除尘单元一、除尘单元二、除尘单元三和除尘单元四,所述除尘单元一、除尘单元二、除尘单元三和除尘单元四的下端部均设有清灰除尘口。
进一步的,上述的具有双阀锁气泄灰结构的模块化滤筒除尘器,所述除尘单元一和除尘单元二的下端部之间设有通气管道一,所述除尘单元二和除尘单元三的下端部之间设有通气管道二,所述除尘单元三和除尘单元四的下端部之间设有通气管道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同庆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同庆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38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