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整视频码率的方法和通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3179.1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6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彭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2662 | 分类号: | H04N21/2662;H04N21/4402;H04N21/462;H04W28/22;H04W28/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整 视频 方法 通信 系统 | ||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调整视频码率的方法和通信系统,该方法包括:向5G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订阅消息,所述第一订阅消息中携带移动终端的用户标识、待下载视频的业务属性和目标速率门限,接收5G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准入通知,所述准入通知中携带所述移动终端从视频服务器下载视频的速率是否满足目标速率门限的判断结果以及目标速率门限,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满足时,则将视频码率调整为与所述目标速率门限对应的目标码率,若所述判断结果为不满足时,则将视频码率调整为低于所述目标速率门限的第一速率门限对应的目标码率。通过该方法可以准确和及时地调整码率,避免网络拥塞,进而提升用户QoE。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整视频码率的方法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视频码率: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率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好。
NEF: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5G网络中的移动网络能力开放设备,该设备支持将5G网络的网络能力开放给第三方服务器。
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5G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设备,负责移动终端的接入、连接和移动性管理等。
SMF: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5G核心网中的会话管理设备,负责移动终端的会话建立/修改/释放、移动终端IP地址分配和管理、配置用户面数据路由等。
互联网视频业务在当今的网络带宽中占据了相当大一部分份额,为了克服网络波动带来的不必要播放卡顿,码率自适应被公认为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码率自适应技术(Adaptive Bitrate Streaming,ABR)是一种视频码率可以根据网络状况或客户端播放缓冲区情况自动调整视频码率的视频传输技术。码率自适应的技术特征:一个视频源由视频转码器转换为不同的视频码率存储在视频服务器上,同时,每种码率的视频都被切分为一个个小的视频分片,每个分片都是可以单独解码和播放的视频内容。视频播放客户端首先获取不同码率的分片索引信息,然后根据当前网络状况或客户端的播放缓冲区情况,自动选择码率最匹配的视频分片进行下载和播放。
现有的码率自适应算法,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基于预测的吞吐量来确定下一分片的码率,这类方法的主要思想是视频播放客户端通过历史视频分片下载期间的吞吐量来预测未来的网络带宽,然后利用它来决定下一分片的视频码率;另一类则是视频播放客户端依据客户端的播放缓冲区情况来决定下一分片的码率(如播放缓冲区中的视频时长大于某一门限,则提高码率,反之,则降低码率);第三类则是以上两种算法的混合。
相比于有线网络,移动网络的波动性更大,当使用移动终端(如手机)在线播放视频遇到网络信号波动较大时,视频“卡顿”的问题将更为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户体验质量QoE(Quality of Experience)。而现有的码率自适应算法,主要依赖于历史信息进行预测,并未有效利用无线信道具有快速时变这一特征,因而网络带宽的预测准确性有其局限性,最终导致码率的调整具有滞后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调整视频码率的方法和通信系统,通过该方法可以利用移动网络中基站对于无线带宽资源和移动终端无线信道质量的直接感知来调整视频码率,可准确和及时地调整码率,避免网络拥塞,进而提升用户QoE。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整视频码率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视频服务器中,所述视频服务器与移动终端连接,所述视频服务器与5G核心网设备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向5G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订阅消息,所述第一订阅消息中携带移动终端的用户标识、待下载视频的业务属性和目标速率门限,以使所述5G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订阅消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网络状态确定所述移动终端从视频服务器下载视频的速率是否满足目标速率门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31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