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节能型智能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1903.7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2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宁乐平;姜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全宁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7/32 | 分类号: | H01H47/32;H02J13/00;H01H50/56;H01H9/44 |
代理公司: | 南京鑫之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10 | 代理人: | 汪庆朋 |
地址: | 21000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节能型 智能 继电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节能型智能继电器,包括继电器与继电器电连接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整流滤波电路、与整流滤波电路相连接的电压变换电路、与电压变换电路相连接的微电脑控制电路、与微电脑控制电路相连接的通讯电路、与微电脑控制电路相连接的负载输出电路,负载输出电路电性连接于继电器;所述通讯电路中设置有通讯模组;继电器包括触桥组件、连接在触桥组件的连动杆、固定在连动杆一端的动铁芯、使动铁芯运动的静铁芯,静铁芯设置在线圈骨架内部,线圈骨架的外围设置导磁体,且线圈骨架上缠绕有线圈,线圈的两个电极与负载输出电路相连接;本发明节能减排,同时缩短了分断时间,提高了继电器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继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物联网的节能型智能继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目前中国电气设备、电力行业发展迅速,电网规模和发电能力已位列世界第一;实现了城乡用电同网同价,解决了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形成了多元化的电力市场体系, 电器是电网中量大面广的重要基础元件,智能电网建设给智能电器的发展带来机遇,电网的智能化与开关电器的智能化息息相关,继电器是一种量大面广的开关电器,主要用作频繁地接通或分断交流主电路且可以远距离控制,目前大部分的交流继电器的能耗非常高,造成继电器的温控指数升高,带来了安全隐患,降低了继电器的使用性能,并无法远程控制的需求,需要研发一种新的继电器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节能型智能继电器,节能减排,同时缩短了分断时间,提高了继电器的灵活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节能型智能继电器,
包括继电器与继电器电连接的控制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整流滤波电路、与整流滤波电路相连接的电压变换电路、与电压变换电路相连接的微电脑控制电路、与微电脑控制电路相连接的通讯电路、与微电脑控制电路相连接的负载输出电路,所述负载输出电路电性连接于继电器;所述通讯电路中设置有通讯模组;
所述继电器包括触桥组件、连接在触桥组件的连动杆、固定在连动杆一端的动铁芯、使动铁芯运动的静铁芯,所述静铁芯设置在线圈骨架内部,所述线圈骨架的外围设置导磁体,且所述线圈骨架上缠绕有线圈,所述线圈的两个电极与负载输出电路相连接;
所述触桥组件包括触桥弹簧支架、设置在触桥弹簧支架内的主触桥和辅助触桥、两个主静触板以及两个辅助静触板,所述触桥弹簧支架驱动所述主触桥与两个主静触板的接触和分离使连接在两个主静触板的电路连通和断开;所述触桥弹簧支架同时驱动所述辅助触桥与两个辅助静触板的接触和分离使连接在两个辅助静触板的电路连通和断开,所述主触桥包括第一主触桥和第二主触桥;所述辅助触桥包括第一辅助触桥和第二辅助触桥;所述主静触板包括两个第一主静触板和两个第二主静触板;所述辅助静触板包括两个第一辅助静触板和两个第二辅助静触板;所述触桥组件还设置有连接静触板,所述连接静触板包括第一连接静触板和第二连接静触板;
两个第一主静触板和两个第二主静触板在其腔体内分别设有灭弧室,所述第一连接静触板和第二连接静触板上分别设有灭弧室,两个第一主静触板和两个第二主静触板以及第一连接静触板和第二连接静触板附近分别设有永磁铁,6个所述永磁铁,排列为2列3行,磁极列排N-S,S-N,N-S,根据电磁力定向规则,形成8个磁路与电弧方向垂直的电动势,将电弧吹向灭弧室。
优选的,所述第一主触桥包括第一主触桥A和第一主触桥B;
所述第一主触桥A和第一主触桥B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静触板接触和分离,所述第一主触桥A和第一主触桥B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主静触板接触和分离。
优选的,所述主触桥包括第一主触桥和第二主触桥;
所述辅助触桥包括第一辅助触桥和第二辅助触桥;
所述主静触板包括两个第一主静触板和两个第二主静触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全宁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全宁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19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