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轻有机棉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1494.0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4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江;徐建丰;袁彩英;周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豆集团无锡红豆童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46 | 分类号: | D06M11/46;D06M11/74;D03D15/50;D03D15/47;D06M101/04;D06M101/06;D06M101/12;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南京北辰联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0 | 代理人: | 王俊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棉纺织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超轻有机棉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机棉纺织面料包括经光催化复合物喷雾包合的混纺纱线A和混纺纱线B,所述光催化复合物为采用水热法制备的混合相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物,所述混纺纱线A为两根由有机棉、羊毛和竹纤维混合所得的混合纤维并线同向加捻所得,所述混纺纱线B为两根由有机棉、涤纶与改性氧化石墨烯纤维混合所得的混合纤维并线同向加捻所得。本发明采用混合相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物作为光催化复合物对纺织用混纺纱线进行喷雾包合,较之纯二氧化钛织物杀菌方式极大地提升了纺织品在紫外光下降解甲基蓝的催化活性,杀菌率大于99.99%。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轻有机棉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棉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棉花,在农业生产中,以有机肥、生物防治病虫害、自然耕作管理为主,不允许使用化学制品,在生产纺制过程中也要求无污染;具有生态,绿色,环保的特性.
通过有机棉织成的纺织面料光泽亮丽、手感柔软、有优良的反弹力性,悬垂性,耐磨性;具有独特的抗菌,防臭性能;缓解过敏症状,减轻正常织物造成的皮肤不舒适症状,如皮疹;更有利于呵护儿童皮肤护理;夏季使用,使人感到特别的凉爽。冬季使用蓬松舒适又能排除体内多余热气和水份。
随之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纺织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有机棉纺织面料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而现有的有机棉纺织面料在抗菌杀菌性能方面仅依靠有机棉本身的抗菌性并不能满足高抗菌杀菌纺织面料使用需求,且在柔软度、质地轻重及韧性等物理性能方面提升不高,制备工艺单一,整体性能优势不明显。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轻有机棉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有机棉纺织面料在抗菌杀菌性能方面仅依靠有机棉本身的抗菌性并不能满足高抗菌杀菌纺织面料使用需求,且在柔软度、质地轻重及韧性等物理性能方面提升不高,制备工艺单一,整体性能优势不明显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轻有机棉纺织面料,包括经光催化复合物喷雾包合的混纺纱线A和混纺纱线B,所述光催化复合物为采用水热法制备的混合相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物,所述混纺纱线A为两根由有机棉、羊毛和竹纤维混合所得的混合纤维并线同向加捻所得,所述混纺纱线B为两根由有机棉、涤纶与改性氧化石墨烯纤维混合所得的混合纤维并线同向加捻所得。
进一步的,所述光催化复合物中二氧化钛为棒状的混合相,且均匀的分布于石墨烯表面,所述石墨烯的负载量为其质量分数的0.5-0.8%,喷雾流速为15-20ml/min。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超轻有机棉纺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将有机棉、羊毛和竹纤维置于丙酮内浸泡,同时进行超声处理,依次过滤、干燥后得到有机棉混合纤维A,将两根有机棉混合纤维A并线并实施同向加捻,得到混纺纱线A;
S2、将有机棉、涤纶与改性氧化石墨烯纤维置于丙酮内浸泡,同时进行超声处理,依次过滤、干燥后得到有机棉混合纤维B,将两根有机棉混合纤维B并线并实施同向加捻,得到混纺纱线B;
S3、采用水热法制备混合相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物,产得光催化复合物;
S4、将经S1步骤所得的混纺纱线A和经S2步骤所得的混纺纱线B分别通过梳绒机对进行梳理,在梳理过程中通过S3步骤所得的光催化复合物进行喷雾包合,使光催化复合物均匀分布于混纺纱线A和混纺纱线B表面,分别得经光催化复合物喷雾包合混纺纱线A和光催化复合物喷雾包合混纺纱线B;
S5、将经S4步骤所得的光催化复合物喷雾包合混纺纱线A和光催化复合物喷雾包合混纺纱线B交织成有机棉纺织面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豆集团无锡红豆童装有限公司,未经红豆集团无锡红豆童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14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