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美容祛斑食品加工用废液回收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21434.9 | 申请日: | 2021-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8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孙安权;曹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奥格营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9/68 | 分类号: | B01D29/68;B01D29/60;B01D29/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姬强 |
| 地址: | 2000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美容 祛斑 食品 工用 废液 回收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美容营养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美容祛斑食品加工用废液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箱壳体状的主箱,且主箱的顶部开口,主箱中设置有废液桶,废液桶形状为筒状且筒体底端收口,废液桶的筒壳体上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废液桶贯穿主箱的底板,废液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L型管,L型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体,本发明实现高质量的过滤效果,废液桶中的废水过滤后,清水流到主箱中,主箱中清水外排过程中,水位下降,利用浮力环上的浮力触发拦截筒的升降运动,拦截筒运动过程中在其内部自动产生冲击流体作用到筒网上,冲击筒网外壁上附着的残渣,确保筒网的通透性,为筒网的下一次过滤工作做出准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美容祛斑食品加工用废液回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美容祛斑食品加工过程会产生废液,对大量废液进行回收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废液的过滤机构上涉及到过滤网的初步过滤工作,通过网罩拦截废渣,而城市间的网过滤工作,会出现残渣封堵网孔的情况,降低过滤网的通透性。
如果能够发明一种废液过滤机构,具有自主调节疏通过滤网的效果,可以实现自动化清理,就能解决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美容祛斑食品加工用废液回收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容祛斑食品加工用废液回收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美容祛斑食品加工用废液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箱壳体状的主箱,且主箱的顶部开口,所述主箱中设置有废液桶,废液桶形状为筒状且筒体底端收口,废液桶的筒壳体上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废液桶贯穿主箱的底板,所述废液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L型管,所述L型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体,所述主箱中的废液桶外部套有筒网,所述筒网的外部套有拦截筒,拦截筒上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L型杆,L型杆的下端固定在主箱的内腔底面上,且L型杆贯穿拦截筒的壳体,L型杆的外部活动套有浮力环,浮力环为环形板壳体状,所述浮力环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立杆,立杆设置在拦截筒的一侧,所述拦截筒的端部外壁上固定套有卡位环,所述立杆上套有套筒、波纹管、拦截环和弹簧,所述套筒贯穿主箱的底板,套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波纹管,波纹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拦截环,且套筒的下端接触有弹簧,所述立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下端延伸到支撑体中,所述废液桶的内腔底部位置设置有拦截装置,所述拦截筒的内腔壁上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流体座,所述流体座包括控制柱、内盘和动力柱,所述控制柱中开设有压力腔,压力腔中设置有内盘,内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动力柱,动力柱贯穿控制柱上开设的通孔,控制柱一端固定在拦截筒上,控制柱上开设有主管腔和副管腔,且主管腔和副管腔中均设置有单向阀,内盘上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压力装置,动力柱一端延伸到L型杆中。
优选的,所述拦截装置包括环形板、压力盘、L型柱和控制装置,所述环形板的上方设置有压力盘,压力盘的周围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L型柱,L型柱固定在环形板上,所述环形板中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一端和压力盘连接,控制装置另一端和废液桶壳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J型管、弹簧一、内柱和立板,所述J型管的一端接触有弹簧一,弹簧一中活动套接有内柱,内柱的一端固定在压力盘上,内柱的另一端延伸到J型管中,所述J型管上固定连接有立板,J型管贯穿立板,且立板固定在主箱的内腔底面上,所述内柱一端和J型管中设置有双向控流装置。
优选的,所述双向控流装置包括定位板和橡胶垫,所述定位板现在为圆板且板体的一侧面中部位置开设有圆台槽,定位板的圆台槽中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一侧的定位板上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粗孔,且定位板的板体边缘位置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细孔,定位板固定在J型管的内腔壁上。
优选的,所述压力腔的周围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主管腔和副管腔,副管腔的一侧连通有主管腔,主管腔的一端延伸到压力腔中的内盘一侧位置,副管腔的一端延伸到压力腔中的内盘另一侧位置,副管腔的延伸到控制柱的外侧壁上,压力腔形状为圆柱腔一端连通圆台腔,压力腔的尖端延伸到控制柱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奥格营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奥格营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14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自平衡双轮四足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保险绳挂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