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强度新型钢化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1226.9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5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陆晓伟;勇志明;王小威;何钧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明阳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6/04 | 分类号: | C03C6/04;C03C1/00;C03B27/012;C03B27/04;C03B2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小巨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5 | 代理人: | 凌立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新型 钢化玻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超强度新型钢化玻璃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的超强度新型钢化玻璃是由以下部分组成:石英砂30‑45份、硼砂2‑5份、硼酸1‑4份、重晶石1‑4份、碳酸钡1‑4份、石灰石8‑15份、长石10‑20份、硅酸钾15‑30份和韧性增强剂5‑15份。本发明好处:该高强度新型钢化玻璃加入了韧性增强剂,其中加入的韧性增强剂为聚碳酸酯,加入聚碳酸酯后,能够增加钢化玻璃的韧性和抗冲击能力,强度比钢化玻璃的强度还要高10倍以上,并且在遭受高强度压力下,仍然能够保持完整性,不会破碎,从而增加了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钢化玻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强度新型钢化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钢化玻璃 (Tempered glass/Reinforced glass) 属于安全玻璃。钢化玻璃其实是一种预应力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增强玻璃自身抗风压性,寒暑性,冲击性等。钢化玻璃是将普通退火玻璃先切割成要求尺寸,然后加热到接近的软化点,再进行快速均匀的冷却而得到。
钢化处理后玻璃表面形成均匀压应力,而内部则形成张应力,使玻璃的性能得以大幅度提高,抗拉度是后者的3倍以上,抗冲击力是后者的5倍以上。
现有的钢化玻璃虽然比普通玻璃的强度高,但是在遭受高强度压力下,钢化玻璃容易破碎,导致在使用的时候,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超强度新型钢化玻璃,加入了韧性增强剂,其中加入的韧性增强剂为聚碳酸酯,加入聚碳酸酯后,能够增加钢化玻璃的韧性和抗冲击能力,强度比钢化玻璃的强度还要高10倍以上,并且在遭受高强度压力下,仍然能够保持完整性,不会破碎,从而增加了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超强度新型钢化玻璃,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石英砂30-45份、硼砂2-5份、硼酸1-4份、重晶石1-4份、碳酸钡1-4份、石灰石8-15份、长石10-20份、硅酸钾15-30份和韧性增强剂5-15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韧性增强剂为聚碳酸酯和者碳酸酯的混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超强度新型钢化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份和硅酸钾加入到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将粉碎后的原料取出并放到温度为200-300度的烤炉中加热10-30分钟进行干燥,得到粉状原料;
S3):将干燥后的粉状原料加入到坩埚窑中,用1500-1700度的温度加热,使粉状原料形成均匀、无气泡的液态玻璃;
S3):将聚碳酸酯放入到制成的液态玻璃中进行搅拌5-12分钟,混合后,加入到平板模具中静置20-40分钟,形成玻璃板,然后对玻璃板进行磨边处理;
S4):将制成的玻璃板放入到钢化炉中以650-800度的温度加热40-60秒,取出,然后对加热后的玻璃使用风冷却和液体冷却进行预冷处理;
S5):将预冷处理后的玻璃放到加有50-70度的甲基硅油的急冷槽中,静置40-60分钟;
S6):取出急冷后的玻璃,放到25-35度的水中清洗5-8分钟,然后放到烘干机中,在180-240的温度下烘干,取出,即可得到超强度的新型钢化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风冷却和液体冷却的温度为400-500度,液体冷却的冷却液为硝酸钾和硝酸钠的混合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在烘干机中烘烤的时间为25-4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明阳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常熟明阳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12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